高三历史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考古学家在河南省西部发现的“二里头”文化,其年代距今约为4080-3609年之间。据此,“二里头”文化相当于()A.大汶口晚期B.夏朝C.商朝早期D.商朝中期2.下列符合西周井田制规定的是()A.奴隶分散耕作B.奴隶交纳田租C.诸侯交纳贡赋D.土地可以买卖3.下列关于我国使用铁器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是世界上首先使用铸铁的国家B.我国在西周晚期开始出现铁农具C.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已发明了铸铁柔化技术D.我国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4.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A.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出B.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C.家族势力在地方上绝迹D.县以下不设立基层组织5.下列历史事件发生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世纪时间范围的有()①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②西汉设置西域都护③张骞出使西域④正史最早记载的大秦使者访华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6、下列与汉武帝在位时相关史实正确的是()①颁“推恩令”②派卫青北击匈奴③昭君出塞④张骞通西域⑤开辟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⑥赐“滇王之印”和“汉委奴国王印”⑦在西南夷和“百越”设置郡,进行有效管辖。A.①②③④⑤⑦B.①②④⑤⑦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④⑥⑦7、具有“辞藻华丽,笔法铺张,缺乏充实的生活内容”特点的文学题材是()A.楚辞B.汉赋C.汉乐府诗D.先秦散文8.魏晋南北朝时期,既曾是纺织业中心,又是造纸中心的地方是A.襄邑B.洛阳C.扬州D.相州9.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其中吸收了A.佛教教义B.法家思想C.墨子学说D.《神灭论》的思想10.中国古代记载物理学知识,其中包括杠杆原理和浮力理论、声学和光学知识的著作是A.《墨子·墨经》B.《梦溪笔谈》C.《营造法式》D.《天工开物》11.唐朝诗人白居易写诗“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称赞的是()A.唐朝都城长安B.隋朝新都大兴城C.繁华的商业城市扬州D.隋朝的东都洛阳12、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13.隋朝开创的制度有①三省六部制②科举制③府兵制④募兵制⑤均田制和租庸调制()A.②⑤B.①②C.②③⑤D.①②③④14、唐朝的“纳绢代役”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A.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B.增加了政府的收入C.限制了官僚地主的特权D.减轻了农民的负担15、隋唐时期,下列诗句描述的生产活动,对自然生态平衡不利的是()A.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B.海将盐作雪,山用火耕田C.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D.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麋林鹤是交游16、对唐朝长安城商业活动的评价,正确的是①对外商业交往频繁,是亚洲各国经济交流中心②对商业经营场所有严格的区域限定③对商业活动时间有较严格的规定④代表了我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的最高水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7、唐朝时期,我国同周边国家往来的特点有①互派使节往来②互相交流科学技术③互派留学生④互相传播各自的宗教()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18、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在位期间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重大举措是①与吐蕃和亲,送去手工业品和医药生产技术书籍②在东突厥建都督府,由突厥人自己管理③册封皮罗阁为云南王④接待渤海人来长安学习汉族文化()A.①②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9、之所以在唐朝会出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的诗歌繁荣局面,主要是因为①魏晋以来,诗歌这种文学形式渐趋成熟②民族屈辱和民族危机的影响③科举考试的推动作用④繁荣的政治、经济条件⑤实行的开放和多元政策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③④20.活跃在晚唐诗坛的著名诗人有①杜甫②杜牧③高适④李商隐()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1.王安石变法诸措施中,旨在限制高利贷盘剥以缓和社会矛盾的是A.青苗法B.募役法C.方田均税法D.农田水利法22.我国东北地区在元代属于A.辽阳行省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