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仿真模拟卷(十一)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周王以“天子”自居,但“汤武革命”使周天子感到“天命无常”,于是提出“顺天应民”的观点,以后历代都遵循。这反映了周以后()A.天命思想强化了宗法制度B.人民的主体地位被确立C.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D.天命观被赋予实际内容2.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批评先秦某一思想流派不别亲疏,不殊贵贱……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这一流派是()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3.某朝代中央政府在全国划分了十三个监察区域,称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这一朝代是()A.秦代B.汉代C.唐代D.元代4.《通典·职官》记载:“大唐侍中、中书令是真宰相。其余以他官参掌者,无定员,但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及平章事、知政事、参知机务、参与政事及平章军国重事之名者,并为宰相。”下列各项中对这段史料理解正确的是()①唐代三省制一度被废②唐代实行集体宰相制③唐代宰相有名无实④宋代宰辅制度部分沿袭唐制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5.白居易在《朱陈村》中提道:“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这体现出()A.古代农民具有较高的集体荣誉感B.经营农业是当时农民的毕生追求C.小农经济有利于宗族的连续性D.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落后性6.有人这样评论某位词人:“他(她)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以词怀古、感旧、记游、说理,使词从‘樽前’‘月下’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下列人物,最符合这一评论的是()A.柳永B.苏轼C.李清照D.辛弃疾7.唐代诗人杜牧指出:“慥(杜牧堂兄)今在郢州汨口草市(汉水中游的一个埠口),绝俸已是累年。孤外甥及侄女堪嫁者三人,仰食待衣者不啻百口。”据此可知()A.草市演变成地方商业中心B.草市成为大户居住之所C.商人凭经济实力控制草市D.州城中的草市十分繁荣8.中国某思想家在评价近代一场战争时指出:“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大替矣。”此次战争结束后()A.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镇压中国人民C.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D.帝国主义加深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程度9.从1887年到1912年,宁波创设了19家现代工业企业。到1921年,全宁波共有39家现代工业企业,分类如下:企业经营类别数量企业经营类别数量棉纺针织业9家食品加工业11家机器修理业6家公用交通业5家日用品工业8家据此可知()A.面粉业已经成为全国第一大工业B.宁波的近代工业仍以轻工业为主C.宁波发展近代工业的条件优于其他地区D.宁波近代工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清政府放松限制10.19世纪末,严复为中国引进了赫胥黎和斯宾塞的生物进化论和社会进化论思想。他腰斩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而形成《天演论》,在翻译过程中加进了许多自己的看法,引发了中国思想界的第一大潮,成为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以前最重要的思潮。严复的学说一度盛行的主要原因是()A.能提醒国人奋发图强,挽救危机B.洋务思潮破产,维新思潮兴起C.《天演论》的科学性D.保持中华民族优越性的需要11.上海嘉定东南部“因邻近租界之故,改艺蔬菜以供求者尤多”;上海县则植马铃薯,“盖自爪哇传来,佐西餐中之肉食”;宝山县则种洋葱“以销售申地,为西餐主要物”。下列有关说法最准确的是()A.西方的饮食文化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农业生产B.反映了当时中国百姓的饮食已经完全西化C.近代中国各通商口岸陆续出现了很多西餐厅D.近代中国的农业开始按照西方标准生产12.下图为蒋介石于1937年9月颁发给朱德的委任状。对这一史料解读正确的一项是()A.它拉开了国共由内战到和平的序幕B.它说明了国共走向了合作抗日之路C.它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D.它反映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成功开辟13.渡江战役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