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9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2018·济宁质检)中国近代某革命政府下达部队动员令,宣布其军事战略为:“先定三湘,规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依据该战略展开的军事行动()A.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B.收回了列强在中国的部分权益C.成为中华民族复兴转折点D.揭开了解放战争解放南京序幕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辛亥革命通过和平方式推翻清王朝统治,与材料“进而与我友军会师”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先定三湘,规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会师”可知为北伐战争,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等,故B项正确;国民革命运动,由于国民党的叛变而以失败告终,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解放南京是国民党军队与解放军的对决,与“先定三湘,规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会师”不符,故D项错误。2.(2018·濮阳模考)《孙中山选集(下)》载:“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材料反映出孙中山的主张是()A.用暴力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B.主张反帝谋求民族的自由与独立C.认识到工农才是中国革命的真正力量D.改变清政府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答案B解析从材料“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孙中山明确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谋求民族独立的主张,故B项正确。3.(2018·西安模考)20世纪30年代,以“民族复兴”为宗旨的刊物相继创刊,相关书籍相继出版,知识界就“中华民族复兴”问题也纷纷发表文章,各抒己见。这反映当时()A.国统区政治舆论氛围宽松B.增强民族意识已成时代共识C.知识界是救亡运动主力军D.国共合作是国人的普遍愿望答案B解析根据20世纪30年代的时间信息,可知民族复兴思想出现、发展是因民族危机的加深,故A项错误;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加深,民族复兴成为社会思潮,反映出民族意识的增强,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全国军民奋起抗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救亡运动主力军,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民族复兴而非国共合作,故D项错误。4.(2018·石家庄模考)电影《无问西东》主人公之一沈光耀的原型沈崇诲在淞沪会战中壮烈牺牲。在这场会战中,国民党中央军主力悉数投入,湘军、桂军、粤军、东北军、西北军等纷纷奔赴前线,包括海外侨胞在内的中国人民踊跃支援。这表明淞沪会战()A.消弭了国民党军阀之间的嫌隙B.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C.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空前提高D.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全面抗战开始后,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不能体现出国民党军阀之间的嫌隙消除了,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参加淞沪会战的军队,没有体现出淞沪会战的战略意义,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参加抗战的军队既有国民党的主力军,也有地方部队,反映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局面,故C项正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国民政府在1937年9月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故D项错误。5.(2018·佛山质检)“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战斗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这次战役()A.粉碎了敌人速战速决的计划B.是国共合作进行抗日的典型C.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D.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精神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得出这次战役为百团大战,武汉会战粉碎了敌人速战速决的计划,故A项错误;百团大战是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战役,故B项错误;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故C项错误;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精神,故D项正确。6.(2018·临沂质检)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的重要意义是()A.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B.中国在完成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C.为安全先行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提供范例D.推动中国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答案B解析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是澳门的回归,故A项错误;香港的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