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浙江选考)2018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5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第13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训练1.(加试)右图是1897年欧洲报纸刊登的漫画,创作该漫画的历史背景有()①德奥意三国同盟形成②英法俄三国协约形成③此时欧洲被战争阴云笼罩④人民祈盼和平,感觉和平希望渺茫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解答本题可采用排除法。材料中所示漫画刊登时间是1897年,而英、法、俄三国协约形成是在1907年,故排除含有②的选项,答案为C。答案C2.(加试)某一时期,德国人宣称“我们的未来在海上”,法国人高唱“不要忘记色当之役”,俄国人扬言“保卫斯拉夫兄弟”。这些耸动的口号与下列哪一战争有关()A.拿破仑战争B.普法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解析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列强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德国“我们的未来在海上”反映了与海上殖民霸主英国的矛盾,法国“不要忘记色当之役”体现了与德国的矛盾,俄国“保卫斯拉夫兄弟”体现了与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半岛的争夺,据此判断这些“口号”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关。答案C3.(2016年9月嘉兴教学测试)(加试)观察下图,提炼图片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一战期间英国妇女在军需工厂工作A.一战改变了欧洲妇女的生活方式B.妇女获得与男子同等的社会地位C.英国妇女获得了政治普选权D.英国妇女进入军需生产部门解析图片直接反映因战争需要英国妇女进入军需生产部门,D项正确。答案D4.(加试)(2016·绍兴高二期末)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有这样的描述:西线战事成为杀戮战场。几百万人隔着沙袋筑起壁垒,彼此虎视,日夜在战壕里面,人鼠同居……将领们一再想要突破对峙的僵局,于是每回攻击令一下,便是几昼夜,甚至几周无休止的炮火轰击,之后举目狼藉,到处是泥浆满身的弃尸。下列结论不能从文中得出的是()A.描述的是二战惯用战术阵地战B.体现了战争的残酷性C.战争呈现持久作战的状态D.交战一方中有德国军队解析二战惯用战术是闪电战,与材料中描述的阵地战不符,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几昼夜,甚至几周”体现阵地战具有持久性,“西线战事”交战双方是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和以英国为首的协约国,故B、C、D均与题意不符。答案A5.(2016年浙江名校协作体模拟)(加试)“持续了300多天”、“几乎由法军独自承担,最终又以将战线恢复到原始状况告终”、“给徒劳无功的德军留下了难以恢复的伤痛回忆”,这段文字描述的战役最有可能是()A.马恩河战役B.凡尔登战役C.索姆河战役D.斯大林格勒战役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凡尔登战役。答案B6.(2016年8月温州选考模拟)(加试)《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都是“一战”后签订的重要条约。它们的共同之处有()①白里安倡议两个公约的签署②美国是两个公约的签署国之一③有利于巩固欧洲的和平秩序④大大削弱了德国的政治地位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①③是共同之处。答案A7.(加试)(2016·余杭期末)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主要战胜国经过几个月的讨价还价,最后签订了对德和约。德国被迫()①承认奥地利独立并不得与其合并②划定莱茵河西岸50千米内为非军事区③接受美英等国对其实行分区占领④支付协约国大量赔款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对德和约内容,②应为“东岸”,表述错误,③是二战后的对德处理。故选B项。答案B8.(加试)从下图中可以看出()A.战争使西欧遭受了沉重的打击,生产水平远远低于战前,一时难以恢复B.大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C.战争带来了饥饿和灾荒,战火将村庄化为灰烬,作为主战场的法国损失尤为惨重D.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解析由图表信息可知英、德、法三国1921年的工业生产水平低于1913年。由此可判断出正确答案为A项。答案A9.(加试)1919年的巴黎和会是一次帝国主义分赃会议,但仍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其表现有()①在20世纪20年代使欧洲基本维持了一个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②承认了民族自决原则,承认了波兰等民族国家的独立③是建立在欧洲大国势力均衡基础上的④成立了旨在维护国际和平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