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市十五中2016级高三化学周考考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Zn-65O-16Na-23Mg-24Al-27P-31S-32Cl-35.5Ca-40Fe-56Cu-64Ag-108Ba-1376、下列关于物质应用和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P2O5可用于干燥Cl2和NH3B、浓硫酸可刻蚀石英制艺术品C、CCl4可用于鉴别溴水和碘水D、“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水7.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稀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Fe+4H++NO3﹣═Fe3++NO↑+2H2OB.用铜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2OCl2↑+H2↑+2OH﹣C.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D.向BaCO3固体中加入过量的稀H2SO4:BaCO3+2H+═Ba2++CO2↑+H2O8、列各组物质中,不满足组内任意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反应的是物质组别甲乙丙AAlHClNaOHBNH3O2HNO3CSiO2NaOHHFDSO2Ca(OH)2NaHCO39.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两种数为2NA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10、科学家设想以N2和H2为反应物,以溶有A的稀盐酸为电解质溶液,可制造出既能提供电能,又能固氮的新型燃料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入H2的电极为负极,A为NH4ClB.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会变大,故需要加入盐酸C.通入N2的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N2+6e﹣+8H+═2NH4+D.该电池外电路电流从通入H2的电极流向通入N2的电极11、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苯的硝化、丙烯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B.C8H10含苯环的烃同分异构体有3种C.乙烯、苯、乙烷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D.莽草酸()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12、下列有关物质制取或性质探究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利用图1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氨气B.利用图2制取Fe(OH)2,使用煤油的目的是防止生成的Fe(OH)2被空气氧化C.利用图3制取并收集NO2气体D.利用图4用酒精制取无水乙醇26、(13分)在化学课上围绕浓硫酸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将适量的蔗糖放入烧杯中,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浓硫酸,生成黑色物质,黑色物质继续与浓硫酸反应会产生两种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成的黑色物质(单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2)这种黑色物质继续与浓硫酸反应会产生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这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据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现象,主要说明浓硫酸具有________(填序号)。A.酸性B.吸水性C.脱水性D.强氧化性(4)将(2)中产生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可以看到品红溶液__________,说明这种气体具有________性;将(2)中产生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通入水中可生成一种不稳定、易分解的酸,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能否用澄清石灰水鉴别(2)中的两种气体?________(填“能”或“不能”),若不能,请填写两种能鉴别的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12分)用FeCl3酸性溶液脱除H2S后的废液,通过控制电压电解得以再生。某同学使用石墨电极,在不同电压(x)下电解pH=1的0.1mol/L的FeCl2溶液,研究废液再生机理。记录如下(a、b、c代表电压数值):序号电压/V阳极现象检验阳极产物Ix≥a电极附近出现黄色,有气泡产生有Fe3+、有Cl2IIa>x≥b电极附近出现黄色,无气泡产生有Fe3+、无Cl2IIIb>x>0无明显变化无Fe3+、无Cl2(1)用KSCN检验出Fe3+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I中,Fe3+产生的原因可能是Cl—在阳极放电,生成的Cl2将Fe2+氧化。写出有关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由II推测,Fe3+产生的原因还可能是Fe2+在阳极放电,原因是Fe2+具有_________性。(4)II中虽未检验出Cl2,但Cl—在阳极是否放电仍需进一步验证。电解pH=1的NaCl溶液做对照实验,记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