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过滤和蒸发基础巩固训练1.“粗盐提纯”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漏斗内的液体,以加速过滤B.蒸发到析出晶体时才需要用玻璃棒搅拌C.待溶液蒸干后即停止加热D.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晶体时就应停止加热解析:“粗盐提纯”实验中,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漏斗内的液体,否则易将滤纸捅破;蒸发溶液的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防止滤液局部温度过高而发生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晶体时,即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将滤液蒸干。答案:D2.进行过滤操作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A.滤纸、烧杯、试管夹、漏斗、玻璃棒B.烧杯、酒精灯、试管、漏斗C.铁架台(附铁圈)、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D.铁架台(附铁圈)、烧杯、漏斗、玻璃棒解析:按照过滤装置从下而上进行记忆。铁架台(附铁圈)、烧杯、漏斗、玻璃棒,注意滤纸是实验用品不属于实验仪器。答案:D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沙里淘金是利用金与沙的密度相差较大而将沙淘走,使金留下B.化学上所指的杂质,有的本来无害且很有价值,即使有害无价值的也应设法变废为宝C.检验某溶液时,将检测试剂一次加入全部溶液里D.蒸发时加热到蒸发皿出现较多固体时即可解析:在检验配好的溶液中是否含有某种离子时,应取少量溶液进行检验,绝对不能将试剂直接加到全部待检溶液中,故选C。答案:C4.下列有关过滤和蒸发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过滤时,漏斗的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B.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可用玻璃棒搅动过滤器中的液体C.当蒸发皿中的固体完全蒸干后,再停止加热D.实验完毕后,用手直接取走蒸发皿解析:过滤时不可搅动过滤器中的液体,B错误;蒸发时,当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C错误;实验结束后应使用坩埚钳夹持蒸发皿,D错误。答案:A5.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可将下列各组混合物分离的是()A.硝酸钠、氢氧化钠B.氧化铜、二氧化锰C.氯化钾、二氧化锰D.硫酸铜、氢氧化钙解析:A项,NaNO3和NaOH都溶于水,无法用过滤法分离;B项,CuO和MnO2都不溶于水;D项CuSO4、Ca(OH)2溶于水后两者会发生反应;而KCl和MnO2可用过滤法分离,然后蒸发滤液即可得到KCl。答案:C6.某溶液中可能含有SO、CO、Cl-。为了检验其中是否含有SO,除BaCl2溶液外,还需要的溶液是()A.H2SO4B.HClC.NaOHD.NaNO3答案:B7.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OH-等3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①滴加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A.①②④②③B.④②①②③C.①②③②④D.④②③②①解析:若第一步加的是Mg(NO3)2溶液,则会有Mg(OH)2和MgCO3两种沉淀,这样就无法判定该溶液中含有的是哪种离子,同理也可将③排除,则第一步加的必是④,生成沉淀的则必是CO;将其过滤,滤液中还有Cl-、OH-,滴加Mg(NO3)2溶液即可将OH-沉淀下来,再过滤,向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即可检验出Cl-。答案:B8.向某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入稀HNO3,沉淀不溶解,则该溶液中()A.一定有SOB.可能有SO或Ag+C.一定无Ag+D.可能有CO解析:溶液中加入BaCl2,可产生BaSO4、AgCl等白色沉淀,再加稀HNO3,两者均不溶解,所以B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