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年春季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近年来,有很多学者喜欢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新经济政策进行比较,甚至有的认为改革开放是对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照搬照抄。关于以上两者论述错误的是A.改革前都面临经济困难、社会动荡B.都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C.都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BC三项都是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共同点的表述,A项是背景上的共同点,B项是经济手段上的共同点,C项是内容上的共同点,都不符合题意;只有D项符合题意,中国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是“一五”计划的完成,苏联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通过“斯大林模式”,大约在1937年完成的,不符合题中所述两者的共同点。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化三改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苏联的工业化。2.近年来,有很多学者喜欢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新经济政策进行比较,甚至有的认为改革开放是对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照搬照抄。关于以上两者论述错误的是A.改革前都面临经济困难、社会动荡B.都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C.都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BC三项都是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共同点的表述,A项是背景上的共同点,B项是经济手段上的共同点,C项是内容上的共同点,都不符合题意;只有D项符合题意,中国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是“一五”计划的完成,苏联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通过“斯大林模式”,大约在1937年完成的,不符合题中所述两者的共同点。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化三改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苏联的工业化。3.美国政府全面加强对经济调节和干预的主要表现有…()①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②慷慨补贴出口产品③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④工业国有化政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美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对出口产品进行补贴,投资科研和教育事业,建立福利国家等,都体现了政权在经济发展的作用,工业国有化政策不属于美国加强对经济调节和干预的措施,排除④,故选A.①②③。【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二战后,美国经济出现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主要是政府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广泛补贴出口产品;政府大力发展科和教育。4.下列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经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建立起了庞大的经济调节机构B.联邦政府投资兴建了大批企业C.政府的调节管理职能大大深入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被不断削弱【答案】D【解析】二战爆发后,美国经济被纳入政府的全面管制之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迅速发展的机会,而不是被削弱。所以D项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5.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经济()A.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B.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就业不足C.陷入了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D.进入了一个“新经济”时代【答案】C【解析】二战结束后到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A错误;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经济陷入了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出现经济危机,C正确,经济危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失业,B错误;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经济”时代,D错误。6.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改革的相同之处在于①全面发展国有经济②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③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干预经济④将市场与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