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指的是()A.分封制B.井田制C.郡县制D.行省制2.“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诗中以“齐鲁”称谓山东是源于()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行省制3.浙江省浦江县的“郑氏义门”,自南宋开始同居共食,鼎盛时三千多人同吃一锅饭。其孝义家风多次受到朝廷旌表,明太祖朱元璋亲赐“江南第一家”。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A.郡县制B.分封制C.君主专制D.宗法制4.根据中国古代宗法制,能够继承周王王位的人首先是()A、周王最聪明的儿子B、周王最宠爱的儿子C、周王妃子所生的大儿子D、周王正妻所生的大儿子5.在西周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A.周王B.鲁国国君C.卿大夫D.士6.下列措施中,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A.推行郡县制度B.规定皇帝称号C.实行三省六部制D.承认土地私有7.秦汉时期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对于中国政治形成了长久的影响。“中央集权”指的是()A.全国政事无论大小都有皇帝最后裁决B.全国所有大小官员都由皇帝任免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D.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8.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变化的过程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C.宰相数量逐渐增加D.专制皇权不断加强9.中国古代的三省六部制确立完善于()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10.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但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了()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C.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D.中央对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11.“(元世祖时)议立三省。侍御史高鸣上封事曰:‘臣闻三省设自近古,其法,由中书出,改移门下。议不合,则有驳正或封还诏书;议合,则还移中书。中书移尚书,尚书乃下六部、郡国。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且多置官者,求免失政也……政贵得人不贵多,不如一省便。’”元世祖接受这一建议,在中央设立()A.三省六部B.中书省C.军机处D.内阁12.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①西周实行分封制②西汉设置刺史③唐朝实行三省制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3.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14.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钱穆认为此项制度的意义是()A.彻底结束了贵族政治B.平民有了提高地位的机会C.门第观念在民间消失D.科举成为入位的唯一途径15.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表述①雅典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希腊城邦的产物,有其时代的局限性②雅典的民主政治为人类文明中政治组织形式的完善指出了一条道路()A.①②都正确B.①②都不正确C.①正确②错误D.①错误②正确16.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了“男人就是城邦”之句。根据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以下对这句话的解释最为确切的是()A.妇女地位低下,属于奴隶阶层,无权参与政治B.男人参军,保卫国家,确保了雅典城邦的安全C.全体男性皆为公民,他们拥有国家管理的权利D.男性公民共同分享城邦的权力,承担社会义务17.以下对雅典和古罗马民主政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为解决平民与贵族的矛盾而实行的B.梭伦改革将国家引向民主的轨道C.在雅典和罗马人人都可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D.罗马法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18.“《十二铜表法》中公法与私法、刑法与民法、实体法与程序法、同态复仇与罚金、氏族继承与遗嘱等等相互交错。”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的哪一特点?A.注重保护私人财产B.内容广泛庞杂C.法律至上D.注重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