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主题:交通工具第一次整理:孙洁第二次整理:朱勤一、主题解析(一)主题内容和要求1、观察了解火车、飞机、轮船,体会它们都能给人们带来方便。2、了解乘坐不同交通工具的常识和规则,并能学着遵守。(二)主题分析交通工具是幼儿每天都要用到的工具,在我们的周围生活中,交通工具是必不可少的。孩子们对交通工具的认识比较感性。根据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及日常接触的环境中,他们对交通工具认识比较密切的是地面上的交通工具。所以我们建议中班年龄阶段选择一些幼儿关注最多的是地面上的交通工具作为必选内容,而将离幼儿生活较远的“江上游轮”“机场”作为备选内容。(三)主题目标1、基本经验①用各种感官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特征,比较事物的异同,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②尝试多途径的收集信息、物品和材料,乐意交流和分享。③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空间等现象敏感,运用已有经验和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问题。④接触、了解周围生活中的人、事、物,感受身边熟悉的科技成果对生活的影响,理解并遵守社会中基本的行为规范。2、目标指向①观察火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体验它们能给人类带来的方便。②了解一些简单的交通常识和交通规则,培养幼儿初步的交通安全意识。③有兴趣地了解交通设施、识别马路边的标记、数字与其含义,培养幼儿仔细观察及对数概念的兴趣。④尝试用不同形式表现交通工具。(实地观察、图片、儿歌、故事、歌表演、绘画、游戏等多种表现方式)⑤愿意和同伴一起分享、制作、绘画等,培养幼儿协作能力。(四)主题框架《交通工具》主题背景下共有4个子主题——《开火车》、《江上游轮》、《汽车快快跑》、《机场》,4个小主题下还有21个提示点,这些活动整合了空间(天上的飞机、地上的汽车、火车、水中的轮船)、形式(参观、交流、操作、探索、观察、收集)、内容(学习、运动、生活、游戏)等,让幼儿全方位的感知交通工具带来的方便,并通过这些形式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交通安全意识。*根据班级幼儿感兴趣的几个热点,我们生成了活动:“我来造火车”、“游戏:乘地铁列车”、“游轮外的风景”,热闹的马路中的“汽车喇叭嘟嘟”、“安全小乘客”、“我是小司机”等。(五)主题切入本主题可以从交通安全为切入点,可以是《我在马路边》主题活动的融合,如“马路上的交通”中“警察叔叔好”“红绿灯”都能涉及到现在主题的“我眼中的警察叔叔”;可以是《我在马路边》主题活动的延伸,如“车来了”与“热闹的马路”延伸;可以结合春游、参观、谈话等进行“开火车”、“江上游轮”活动;“机场”离我们周围的环境比较远,可以结合幼儿与家长的外出旅游进行。二、内容选择及组织形式主题名称及目标要求预设活动提示点生成活动例举集体活动例举小组及个别活动例举主题名称开火车目标:了解火车的基本特征,区分它与其他车的不同。1、火车什么样2、儿童列车3、开火车4、火车开啦(歌曲)游轮外的风景1、画画异想天开的车热闹的马路:汽车交响乐音乐活动:汽车喇叭嘟嘟、到车子里看看我喜欢的车:游戏乘地铁列车画画异想天开的车安全行驶交通标志找车我是小司机江上游轮目标:认识各种各样的船只,比较它们的不同。1、乘坐游览船2、形形式式的船只3、大客轮开了4、灯塔1、搭建轮船1、大轮船开了(实例)2、一起去划船(实例)汽车快快跑目标:观察路边车,说说自己乘坐车的不同体验。1、路边的车2、我乘坐过的车3、车上的画1、加油站2、车轮滚滚1、开汽车(实例)2、车轮骨碌骨碌转(实例)机场目标:参观机场,知道乘坐飞机的基本流程。1、小熊乘飞机2、直升飞机的本领3、小飞机上蓝天1、参观飞机场2、交通工具快慢排队3、交通牌翻翻乐1、交通工具真有用(实例)课程整合及建议生活结合幼儿上学、放学及日常活动中的交通安全,幼儿多观察交通工具的种类及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益处。1、小心过马路2、安全小乘客3、亲子活动:红绿灯运动1、航模运动2、洒水车3、海上救援游戏1、乘地铁列车、2、学做小警察、3、交通安全、4红绿灯三、环境创设与区角游戏主题环境创设区域活动社区与家庭资源1、墙面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