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安岳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8分,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中)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此诗句反映出哪种主要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A.阳光B.空气C.温度D.水2.下列现象能说明生物对环境有影响的是()A.在沙地上种草、栽树,能防风固沙B.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当体温升高到46℃时才排汗C.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D.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根系特别发达3.“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一谚语所隐含的食物链是()A.虾米→小鱼→大鱼B.水草→虾米→小鱼→大鱼→细菌C.水草→虾米→小鱼→大鱼D.阳光→水草→虾米→小鱼→大鱼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片农田中的所有老鼠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B.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和水等C.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海洋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易遭到破环5.下列关于生物及其共同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岩洞里的钟乳石能慢慢长大,但它不是生物B.“秋风扫落叶”,说明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C.羚羊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龙生龙,风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描述了生物的变异现象6.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A.森林生态系统B.农田生态系统C.淡水生态系统D.湿地生态系统7.“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A.合作B.竞争C.共生D.捕食8.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段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A.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B.甲、丙、丁的数量下降C.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D.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选择题答题卡题号12345678答案二、填空与图示题(每空1分,共8分)1.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说明生物能进行。2.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构成的。3.生物圈的范围包括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和。4.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和食物网流动的。5.右图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食物网中共有条食物链;(2)该食物网中兔与蛇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3)若该食物网要构成一个完整的草原生态系统,还必须添加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的。(4)若该草原生态系统受到DDT(有毒物质)的污染,则体内DDT含量最高的生物是。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4分)通常在比较阴暗的地方会看见鼠妇,而在明亮的地方看不到。根据此现象,可设计有关实验来探究光是否会影响鼠妇的分布。请你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你提出的问题是。(2)对上述问题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时,需要为鼠妇提供相通的明亮和阴暗的两种环境,其目的是为了。此实验中的实验变量是。(3)要用10只鼠妇做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排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