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学习目标:1.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2.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1.重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2.难点:法国共和制确立艰难的原因,德国代议制的专制色彩特征,法德两国代议制的异同。教材整理1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1.背景(1)法国是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封建势力十分强大。(2)资产阶级对统治阶级的反抗日趋激烈。2.历程(1)1789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2)在此后的七十多年间,政权在共和制和君主制两者间反复易手。(3)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教材整理2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1.法律依据:1875年初,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1)议会①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议会。②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③众议院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参议院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④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2)总统①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②宪法规定国家的行政大权由总统掌握,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③总统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2.巩固共和(1)表现:资产阶级共和派掌握众议院、参议院、内阁和总统等关键职位。(2)影响:共和政体的确立和巩固,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误区警示]共和派与君主派斗争的实质大革命以后的法国,共和派与君主派之间的斗争异常激烈,但是他们之间的斗争只是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力量与专制力量之间的斗争,而不是资产阶级与封建主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无论是共和派还是君主派,他们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他们之间的斗争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内部围绕实行何种政体而进行的斗争。教材整理3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1.背景:德意志的统一。(1)19世纪中期,四分五裂的德意志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普鲁士邦国专制色彩浓厚,经济、军事实力强大。(3)俾斯麦领导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大业。(4)1871年初,德意志帝国建立。2.确立(1)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2)内容君主立宪制行政权①皇帝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和决定对外政策等②宰相主持内阁工作,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立法权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议会是最高立法机构,帝国议会作用很小联邦制德意志帝国是联邦制国家,帝国政府掌握了军事、外交等大权,普鲁士在帝国中占有统治地位3.评价(1)消极影响:造成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2)积极作用①德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②德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很快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46“学思之窗”,思考:马克思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是“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提示】在近代君主立宪体制中,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内阁对议会负责。而在德意志,本应代表民意的议会,特别是帝国议会作用很小,实权掌握在皇帝和宰相手中。因此,议会在德意志只起到粉饰门面的作用。知识网络史论要旨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共和派与君主派妥协的结果,其颁布标志着法国民主共和制的最终确立。2.法国总统和参议院有很大权力,又相互制约,有利于共和制的巩固。3.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但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权力中心在皇帝。探究点一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史料解读史料一英国的工业革命一爆发,法国就意识到不得不紧紧追上。所以法国在19世纪面临着双重革命……从结果看,法国做得相当不错,到19世纪末,法国的国家制度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工业化也基本完成,成了欧洲第二个工业化国家。——钱乘旦《英国通史》注意时间“19世纪末”及“国家制度”等信息。史料二1870年9月4日,巴黎人民通过革命推翻了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但共和制仍然前途未卜。……1875年1月30日,国民议会以353票对352票确定了选举共和国总统的方法,意味着确认了共和制。随后,主张君主制的议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