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山东专用)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3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课时规范练13 新民主主义革命(下) 岳麓版-岳麓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VIP免费

(山东专用)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3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课时规范练13 新民主主义革命(下) 岳麓版-岳麓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1/9
(山东专用)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3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课时规范练13 新民主主义革命(下) 岳麓版-岳麓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2/9
(山东专用)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3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课时规范练13 新民主主义革命(下) 岳麓版-岳麓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3/9
课时规范练13新民主主义革命(下)一、选择题1.(2018山东威海模拟,30)1931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向中共满洲省委发出《关于满洲士兵工作的指示》,指出要“抓住有利时机,建立游击队和开辟游击区”。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B.积极组织抗日活动C.决定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D.实行全面抗战路线答案B解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逐渐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末,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时间可知,指示发生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共中央主张在东北建立游击队和开辟游击区,这是组织抗日活动的体现,故B项正确;1938年,八路军115师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这是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故C项错误;1937年9月,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坚持实行全面抗战路线,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2.(2018河南郑州期末,21)美国记者伊斯雷尔·爱泼斯坦指出,“对日本人来说,上海事件是卢沟桥事变和日本以前的全部政策的必然结果,当威胁和政治压力未能使他们控制华北时,他们便动武了”。据此可知()A.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加速了“上海事件”的爆发B.日本借发动“上海事件”打击南京国民政府统治C.“上海事件”的爆发迫使蒋介石发表了庐山谈话D.“上海事件”使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破产答案B解析“上海事件”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当威胁和政治压力未能使他们控制华北时,他们便动武了”,“上海事件”是日本在威胁、政治压力无效后,对国民政府进行的军事打击,故B项正确;蒋介石庐山谈话发表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故C项错误;材料侧重于“上海事件”爆发的原因,故D项错误。3.(2018湖南长郡中学考前保温卷一,30)1938年2月21日,蒋介石在致世界反侵略和平大会的电文中指出:“盖中国作战,不独求民族之解放,不独求领土之完整,实亦为全世界各国之共同安全而战也。”该电文的主要目的是()A.敦促各国关注中日战争B.批评列强对日推行绥靖政策C.宣扬抗战维护世界和平D.昭示民族自卫战争的正义性答案A解析蒋介石的电文是在强调中国抗战的世界意义,其目的就是让国际社会关注中国抗战,并给予同情与支持,故A项正确;电文中并没有批评列强对日推行绥靖政策,故B项错误;宣扬抗战维护世界和平是电文的内容而不是目的,故C项错误;电文的目的是赢得关注、同情与支持,而不仅仅是昭示战争的正义性,故D项错误。4.(2019湖南师大附中月考,18)1940年8月,《新华日报》开设专栏,每天发表一篇甚至多篇“华北破击战通讯”,如《平汉线上邢内段的破击战》《破击战在晋察冀》等。由此可知,这些“通讯”()A.打破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B.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抗战的主体地位C.振奋了全国军民抗战信心D.宣扬了国共联合抗战的必要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940年8月”和“华北破击战”“平汉线”“晋察冀”等信息可知,《新华日报》的这些“通讯”主要是在报道百团大战的战绩,相对于正面战场失利的情况,百团大战的胜利无疑会振奋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故C项正确;材料与国民党的“新闻封锁”无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主体地位,是在相持阶段的斗争中逐渐形成的,故B项错误;百团大战基本上是八路军独立进行的,与国共联合抗战关系不大,故D项错误。5.(2018山东滨州二模,30)1941年12月,中共中央发出“精兵简政”的指示,要求切实整顿党、政、军各级组织机构,精简机关,充实连队,加强基层,提高效能,节约人力物力。这一指示的贯彻()A.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缓解了经济严重困难的局面C.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D.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答案B解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题目中并未体现,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精兵简政”“精简机关,充实连队,加强基层,提高效能,节约人力物力”可知,这一指示的贯彻缓解了经济严重困难的局面,故B项正确;C项表述与题目中“精兵简政”不相符,故错误;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在1927年三湾改编后,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6.(2018山东临沂三模,29)记者供职报刊社报道摘要毕恩来《美亚》把国民党的“封建中国”与共产党的“民主中国”作了区分斯坦恩美联社、《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把重庆称为“哀怨之城”和“一场噩梦”。从延安飞到重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山东专用)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3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课时规范练13 新民主主义革命(下) 岳麓版-岳麓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