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学年历史试卷(分值100分,90分钟)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鸦片战争爆发后,美国某报纸评论说:“中国人想象的是(中英)双方互射弓箭的假想战,而实际上这是16世纪与19世纪的冲突。”由此可知()A.美国作者对中国并不了解B.中国人是富于想象的C.英国缺乏对中国的了解D.中国已长期落后于世界2.下图是1901年英国PUNCH杂志上登载的一幅题为《甜蜜而忧伤的离别》的漫画。漫画中李鸿章对着手拿清政府借款借据的英、法、俄、日、德等国的侵略者说:“拿着你们的借据走吧!”此漫画反映出()A.八国联军发动战争是为了对华贷款B.20世纪初中国经济主权进一步丧失C.八国联军因没能瓜分中国而“忧伤”D.李鸿章为解决了中外纠纷而感甜蜜3.“由于此次战争,中国侥幸得以从长夜之梦中觉醒,此实为日本促成中国发奋图强。”据材料所知,“此次战争”是指()A.第一次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列强瓜分中国D.八国联军侵华4.1940年9月,《大公报》载文说:“宜昌(枣宜会战)战后三个月,各线无大战事,战况的沉闷……就在这夹缝中间,传来了北方的捷音。”材料中所说的“捷音”指的是()A.淞沪会战沉重打击了日军气焰B.平型关大捷取得了抗战的胜利C.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华北日军D.徐州会战胜利激励了抗战信心5.19世纪中期,洪秀全提出要建立“务使天下共享”的太平天国。其实现“天下共享”的主要途径是()A.反抗外来的侵略B.推翻清王朝的统治C.实行绝对平均主义D.建立西方宗教社会6.钱穆说:“中国以农立国……往往以我日常用品易彼奇珍异玩,徒足引起国内之贫富不均,以及风俗之奢华,而整个国民生计,无大补益。故对外战争,除防止侵略外,常无所利。”文中认为“常无所利”的根本原因是()A.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发达B.封建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C.封建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D.封建政府重农抑商的政策7.五四运动期间,上海学生会建立“讲习团”,宣讲朝鲜、越南、印度等国衰亡史,以及山东问题、日本介入中国及巴黎和会等问题。毛泽东则提出应定期给学生提供世界各地的报道。这些现象反映出()A.南方学运注意与工运相结合B.五四运动实际是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放眼于全球的特征D.五四运动呼唤了共产党诞生8.1928年6月,毛泽东说:“我们的任务就是在湘赣或赣粤边界以军事实力发动广大的工农群众,实行土地革命,造成割据的局面。”这说明了()A.湘赣边秋收起义已经取得了成功B.中国式革命道路已完全确立C.毛泽东已开始探索中国式革命道路D.土地革命是实现割据的前提9.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说:“现存的文明制度是不合理和不公正的,它必将被未来的和谐制度或和谐社会所代替。”这表明空想社会主义的理想是()A.建立无产阶级专政B.改造资本主义工业文明C.建立公正合理的社会D.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10.“辛亥革命的那一刹那,在短短的120天当中,中国发生了许多陈胜、吴广时代,黄巢时代,李自成时代,洪秀全时代没有发生过的事,就是尖锐对立的双方可以坐下来,用和平、对话的方式来解决政治的出路,这是以前所没有的。”材料中的“方式”A.有利于结束中国的封建统治B.推动了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C.保持了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D.有利于传统社会的彻底改造11.1917年4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受到了工人、士兵和水兵的热烈欢迎。在演讲的时候,喊出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口号:“社会主义万岁”。此口号实质上()A.提出了推翻沙皇专制政府B.要求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C.提出了结束战争实现和平D.指出了新阶段的革命任务12.1949年10月,年过七旬的中国民主建国会创始人黄炎培打破自己“不做官的老规矩”,欣然接受政务院副总理的任命,并说:“人民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自家的政府。……是做事,不是做官。”由此可知()A.中国民主建国会在政务院地位突出B.中国民主建国会逐步改变政治纲领C.新政权调动了民主人士的政治热情D.宪法赋予了民主党派合法的地位13.据记载,1954年后中国立法工作显示出强劲的上升趋势,1958年立法达到24件,但立法工作在1959--1977年期间急剧下降,有10年的立法数量竟为0。导致此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法律体系已经完备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