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第3课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随堂演练人民版必修21.(2016·江苏盐城期末)以下场景最有可能出现于苏俄(联)的哪位领导人执政时期(C)A.列宁B.斯大林C.赫鲁晓夫D.勃列日涅夫【解析】根据图片内容可知反映了大肆生产玉米的内容。列宁时期实行新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经济,没有重点发展农业,所以A不符合题意;斯大林和勃列日涅夫时期都把发展工业放在首位,故排除B、D;赫鲁晓夫上台以后着手改革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他把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还要求各地扩种玉米,故选C。2.“苏联报刊沉湎于日益频繁地报道赫鲁晓夫的活动,并对他大加溢美,1963年全国性大报共刊登了他的120幅照片,1964年头9个月竟至140幅。相形之下,当年斯大林巨照载之报端也不过一年只有10~15次。”材料说明(A)A.个人崇拜愈演愈烈B.赫鲁晓夫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效C.赫鲁晓夫的功绩高于斯大林D.人们对赫鲁晓夫改革由衷赞美【解析】从材料中的“溢美”以及赫鲁晓夫照片的刊登频率,结合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对照备选项,B项说法有误,C、D两项不符合史实,可以判断选择A项。3.下面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经济成就表项目时间(年)工业利润总额(单位:卢布)1965225亿1970560亿国民收入平均增长率1961~19656.1%1966~19707.7%上表反映了(A)A.勃列日涅夫推行的改革收到一定效果B.改革突破了斯大林体制的束缚C.改革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D.苏联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解析】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A项正确。但其改革仍是对原有体制的小修小补,并未突破斯大林体制,B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反映的是20世纪30年代的史实,时间不符。4.(2016·福建三明)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先后有多位领导人进行改革,有人评价其中某位领导人“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这位领导人是(C)A.赫鲁晓夫B.勃列日涅夫C.戈尔巴乔夫D.叶利钦【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理解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改革的手术刀“挥向了党的脖子”是指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故C正确。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均没有涉及思想领域和社会制度,故排除A、B。叶利钦当政俄罗斯的总统,故排除D。故选C。5.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1991年12月25日辞职时发表的电视演说里谈到:“……所有局部的改革(已为数不少)均先后以失败而告终。”这些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A)A.没有从根本上触及斯大林模式的弊端B.与美国争霸拖垮了苏联经济C.历次改革在政策上缺乏延续性D.历任国家领导人专断独行,政治生活僵化【解析】苏联的改革在戈尔巴乔夫之前就没有打开局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在指导思想上尚未摆脱传统观念和僵化模式的束缚,只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小修小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