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江津长寿綦江等七校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综合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第Ⅰ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题所给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据史料记载,周武王因神农氏的后代文叔知礼守节,便将其封于许,建立许国。后人便以国名“许”为姓氏。由此可知,与许姓来历有关的制度是()A.王位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礼乐制度2.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根据家谱记载,到祖国大陆原籍地认祖归宗的“台湾人”很多……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古代的()A.郡县制B.宗法制C.分封制D.井田制3.一位美国史学家曾评论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发生于1949年……”这位美国史学家所称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革命”系指()A.中央集权制的形成B.分封制的实施C.宗法制的创立D.民主共和制的建立4.汉朝的选官制度有察举和征辟两种。汉朝实行的察举制度,有各种名目。有的叫孝廉,有的叫茂才异等(才学出众),有的叫贤良方正,有的叫孝悌力田。由此可见,察举制度选官的主要标准是()A.考试成绩B.门第族望C.亲族血缘D.品德、才学5.伏尔泰认为中国的竞争性考试,使管理地位人人皆可争取,并非生而有之,欧洲不能与之相比,应加以采用。下列发源于中国,推行于全世界,成为今日全球公务员考试制度起源的是()A.隋唐时期科举制度B.魏晋九品中正制C.秦朝军功爵制度D.汉朝时期察举制度6.三省六部制的实行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主要是因为()A.废除了丞相,中央官制出现重大变革B.政府决策民主科学C.三省相互牵制,有利于皇权的加强D.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7.《明史》载:“成祖简翰林官直(值)文渊阁,参预机务……其时章疏直达御前,多出宸(帝王)断。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可见,当时内阁阁臣的职责是()A.参与机务,批答章疏B.参与决策,传达公文C.参与政事,主管文教D.参与政务,充当顾问8.中国象棋是一种古老的智力游戏,是中国人智慧的体现。以下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相”退出历史舞台始于朱元璋B.“火”旁的“炮”最早始于明代C.“楚河、汉界”源于春秋战国的历史D.“围魏救赵”的象棋战术源于春秋的历史9.从明朝设立内阁到清朝成立军机处,反映的主要历史趋势是()A.中央机构军事色彩加重B.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C.中央官员职位逐渐增多D.中央机构逐步得到精简10.历史学家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指的是()A.甲午中日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抗日战争D.鸦片战争11.19世纪后,许多国家尤其沿海国家无可选择地与海洋联系在一起。但近代中国发展海军并未真正认识这一世界大潮,而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呈现出“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状态。这体现出近代中国()A.发展海军呈现被动和短视现象B.主动与世界联系在一起C.发展海军顺应历史大潮D.自觉意识到发展海军的重要性12.《资政新篇》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最具有的鲜明时代特色是()A.主张“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B.符合当时中国农民阶级的愿望C.主张人人平等,消灭封建等级制D.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13.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人指出:“我们在以前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该认识的产生主要基于()A.清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