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贾雨村纳娇杏为妾,本是小说原著中极为普通的一个情节。然而,新版影视剧——《红楼梦》却将它演绎成一幕轰轰烈烈、张灯结彩的洞房花烛夜。为此,有网友质疑:“贾雨村娶个二房,也能够穿大红嫁衣裳拜堂,这是哪门子礼仪?”这位网友的质疑可能是基于A.禅让制B.宗法制C.立嫡制D.世袭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中“为此,有网友质疑:“贾雨村娶个二房,也能够穿大红嫁衣裳拜堂,这是哪门子礼仪?”信息说明网友对于娶亲二婚不是属于正统的婚配,违反了传统的宗法制,故B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宗法制2.据下图,可以看出周初分封制的主要特点是A.对象多样,姬姓为主B.亲疏有别,局限城畿C.授土受民,朝觐纳贡D.层层授封,等级森严【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图片中显示分封制的主题仍然是周朝姓氏为主,其他姓氏为辅,体现出了对象多样,姬姓为主的特点,故A项正确,其他选型均不符合题意,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分封制3.据史书记载:秦朝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史籍称之为“风霜之吏”。此官职应是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尚书令【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史料的形式旨在考查学生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准确理解与认识,对材料的准确解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依据材料“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可知此官职是负责监察百官,C符合题意,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御史大夫具有监察百官的职责,故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商鞅变法4.连云港市苏马湾有汉代“东海郡朐与琅琊郡柜界域石刻”遗址;《汉书•地理志》东海郡有“淩、徐、海邑、朐、郯、下邳、建陵、彭侯国、下相侯国”等记载。这说明汉初在地方实行A.郡县制B.郡国并行制C.中朝制D.行省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中“东海郡有“淩、徐、海邑、朐、郯、下邳、建陵、彭侯国、下相侯国”等记载”的信息说明是实行了郡国并行制,故B项正确,其他选型题意,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汉到元时期政治制度·郡国并行制5.唐太宗要求:万事“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中书、门下,机要之司。擢才而居,委任实重。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其主要目的是A.提高行政效率B.减少决策失误C.刺激读书热情D.强化地方管理【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中书、门下,机要之司。擢才而居,委任实重。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充分说明此事件的目的是减少决策的失误,故B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汉到元时期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6.宋仁宗时,“嫔御久不迁,屡有干请,上答以无典故(制度),朝廷不肯行。或奏曰:‘圣人出口为敕,批出谁敢违?’上笑曰:‘汝不信,试降敕。’政府果奏无法,命遂寝。”这表明A.君主专制加强B.皇权逐步削弱C.相权超越皇权D.制度束缚皇权【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中“嫔御久不迁,屡有干请,上答以无典故(制度),朝廷不肯行。或奏曰:‘圣人出口为敕,批出谁敢违?’上笑曰:‘汝不信,试降敕。’政府果奏无法,命遂寝。”说明皇权受到制度的约束,故D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汉到元时期政治制度·宋代加强中央集权措施7.元代在中央设有管理全国佛教和藏族军民政教事务的官署。其职官僧俗并用,军民通摄。这一官署是A.宣政院B.督察院C.枢密院D.理藩院【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政院宣政院是元代管理全国佛教僧徒和藏族军民政教事务的中央官署,主管院事的高级长官称国师。职官僧俗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