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上期七年级半期试卷历史(全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内,每题2分,共50分)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古猿2、“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人3、火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又一力量,但是人类最初只会使用和保存天然火。后来人类终于摆脱了这一局限,掌握了人工取火。最先攻克这一难题的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最早种植水稻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5、如果你到西安去旅游,除了游览西安古城墙、秦陵兵马俑外,还能参观A.半坡遗址B.山顶洞遗址C.元谋人遗址D.河姆渡遗址6、孙中山有诗云“神州轩辕自古传”,这里的“轩辕”是指A.炎帝B.尧C.黄帝D.舜7、根据“禅让”制度,下列正确的一项是A.舜→禹→尧B.尧→舜→禹C.尧→禹→舜D.禹→尧→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班级姓名考号密封线8、我国原始社会结束是在A.距今约三万年B.距今约六七千年C.距今约四五千年D.约公元前2070年9、商朝因水患和政治动乱,曾几次迁都,一直到一位商王迁都到殷,都城才稳定下来,迁都到殷的这位商王是A.启B.汤C.盘庚D.纣10、西周的都城在今A.陕西咸阳B.河南安阳C.河南洛阳D.陕西西安11、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C.青铜立人像D.玉虎12、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发现于A.河南安阳B.珠江流域C.成都平原D.黄河流域13、春秋时期的起止时间是A.公元前770年---前476年B.公元前771年----前475年C.公元前771年---前476年D.公元前770年---前475年14、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期,是因为A.战争频繁B.诸候争霸C.新旧制度更替D.百家争鸣15、下列哪一项的出现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A.铁农具B.青铜农具C.施肥治虫害D.牛耕16、都江堰水利工程依自然水势而建,历经2000多年,依然经受了2008年汶川里氏8.0级大地震,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该水利工程修建于A.夏朝B.商朝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17、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18、我国测定出一年有24个节气开始于A.西周B.春秋C.战国D.秦朝19、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名医是A.黄帝B.屈原C.扁鹊D.孙武20、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在湖北随州出土的大量钟鼓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是A.司母戊鼎B.整套编钟C.青铜神树D.四羊方尊21、“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这跟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这位思想家是A.老子B.墨子C.韩非子D.孙膑2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B.有文化知识的士到处游说讲学,形成不同学派C.诸子百家相互辩驳,互相影响D.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23、春秋时期的孙武属于A.儒家B.兵家C.墨家D.道家24、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A.更多使用铁制农具B.实行商鞅变法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D.牛耕得到推广25、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于A.商朝B.西周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二、识读战国形势图:(共8分)回答:(1)写出图中ABCD所代表的国家名称。(4分)ABCD(2)图中的赵、魏、韩三国是由哪个国家分裂而来的?(1分)(3)写出发生在E处的战役名称。(1分)(4)请你列举战国时期出现的两个成语典故。(2分)三、材料题。(共24分)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材料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材料三:“三人行,必有我师。”回答:(1)以上三段材料是我国古代什么时期哪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说的?他的言论,被他的弟子编入哪部书中?(3分)(2)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是什么?(2分)(3)根据上述三段材料,分别说明他对学生是怎样要求和教育的?(3分)(4)他是我国古代哪一家学派的创始人?(1分)2、阅读材料: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