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金溪县第二中学2015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1.古埃及数千年前的文明历史就像尼罗河一颗璀璨的明珠,所发出的闪闪光芒吸引着世人和科学家的不懈追寻和探索。下列属于这颗明珠所散发出的光芒的有()①金字塔②阿拉伯数字的发明③象形文字④种性制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2.取得自治权,产生了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到来准备了条件,并被誉为欧洲“中世纪之花”的是()A.查理马特改革B.丕平献土C.法兰克王国建立D.西欧城市兴起3.拿破仑说:“我只是带着王冠的华盛顿。”不能证明其观点的历史依据是()A.颁布《拿破仑法典》B.发动对外侵略C.对内推行政治改革D.平定王党叛乱4.新航路开辟后,首先进行殖民掠夺的国家是()A.葡萄牙和西班牙B.西班牙和荷兰C.英国和法国D.英国和荷兰5.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和玻利维亚等过的驻华大使,每年的6月5日都要到北京的朝阳公园向“拉丁美洲解放者”的铜像进献花篮。你认为铜像人物应该是()A.华盛顿B.拿破仑C.克伦威尔D.玻利瓦尔6.在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人在交通工具上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交通工具中属于美国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就是()A.火车B.轮船C.飞机D.汽车7.美国南北战争中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俄国1861年改革中提出“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从中我们可以,它们经济发展面临的共同障碍是()A.资金不足B.企业设备陈旧C.缺乏技术人才D.缺乏自由的雇佣劳动力8.“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开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这是一位历史学家对苏俄1921年实施的某一政策的评述。该政策是()A.新经济政策B.两个五年计划C.农业集体化D.社会主义工业化9.19世纪中期有一位英国伟人在他的著作中写道:“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这一学说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该伟人是()A.牛顿B.严复C.爱因斯坦D.达尔文10.“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1917年)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对此理解有误的是()A.列宁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B.革命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C.公众不满情绪主要来自沙皇的统治D.第二次革命最终获得胜利11.李敏在查阅某次重要的国际会议资料时,找到了一篇有关这次会议的论文。请你根据这篇论文的“【关键词】”,判断他正在研究的会议有可能是()【关键词】:中国代表团顾维钧北京政府席位陆征祥山东问题王正廷拒签和约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12.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南京大屠杀、国会纵火案、德国迫害犹太人等图片素材,请你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A.法西斯的暴行B.德国侵略者的罪行C.欧洲战场的残酷D.封建统治者的残暴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9分,第18小题10分,共26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图,英国科学博物馆展出的两个文物。材料二英国控制着100万匹马力的蒸汽机,依靠1700多万枚机械化纺锤,每年生产出200万码棉布,挖掘了数量达5000万吨的原煤,每年进出口货物价值达1.7亿英镑------英国的棉布消费量是美国的两倍、法国的四倍,它生产的生铁占世界发达地区生铁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英国实际上已成为“世界工厂”。——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1789—1848》(1)请指出图一和图二两台机器的发明者分别是谁。(2分)(2)请分别介绍以上两台机器在工业革命中的历史地位。(2分)(3)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工业革命有何影响?(3分)17.信念的力量在于,即使遭受厄运,也能点燃希望的火炬。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信念的引导】材料一图一图二(1)图一所示文献的发表有何意义?(1分)图二所示的歌词是在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下创造出来的?(1分)【信念的力量】材料二“等到那么一天我有机会打击奴隶制的时候,我一定把它彻底打垮,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