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希波战争以下列哪个国家的胜利而告终()A.埃及B.波斯C.罗马D.希腊2.亚历山大帝国建立后,统治区域不包括()A.希腊各城邦B.埃及和巴比伦C.印度河流域D.不列颠群岛3.166年,罗马皇帝的使节来到中国,这样,中国和罗马两国“始乃一通焉”。当时中国正处于哪个朝代()A.唐朝B.宋朝C.明朝D.汉朝4.亚历山大曾征服过埃及,下面四位同学的举例,最能证明亚历山大征服埃及的是()A.学生甲:埃及的象形文字B.学生乙:埃及的金字塔C.学生丙:埃及的狮身人面像D.学生丁:埃及的亚历山大港5.古代哪个国家的国王不出国门,就可以游遍地中海沿岸()A.拜占廷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罗马帝国D.波斯帝国6.人类不同区域文明在暴力冲突与和平交融中由独自发展走向整合,其间,和平交往是人类文明交流中不朽的向往,下列哪一史实不能体现人们的这一向往()①亚历山大东征②马拉松长跑项目的由来③地中海成为罗马内湖④马可·波罗来华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7.下列内容不能体现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是()A.丝绸之路B.阿拉伯数字C.《马可·波罗行纪》D.《蒙娜丽莎》8.1971年意大利驻联合国代表说“向西方世界展现了迷人的中国文明”的一部书是指()A.《大唐西域记》B.《马可·波罗行纪》C.《神曲》D.《战争与和平》9.产生于古代埃及,对后来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文字是()A.象形文字B.楔形文字C.甲骨文D.拉丁字母10.西欧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据此,你认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充当使者的是()A.马其顿人B.阿拉伯人C.中国人D.法兰克人11.北京牛街清真寺历史悠久。寺院为中国宫殿式建筑,内部装修结合阿拉伯式建筑风格。寺内还藏有《古兰经》阿拉伯文对照手抄本、木刻和明清香炉等珍贵文物。它是哪一宗教的圣地()A.佛教B.基督教C.天主教D.伊斯兰教12.电视剧《西游记》中描述的“如来佛”这一角色,其原型来自于历史人物()A.乔达摩·悉达多B.耶稣C.“真主”安拉D.宙斯神13.希腊悲剧的典范之作是()A.《一千零一夜》B.《伊利亚特》C.《奥德赛》D.《俄底浦斯王》14.同学们知道辛巴达航海、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吗?它们均出自一部民间故事集。这部故事集是()A.《一千零一夜》B.《伊利亚特》C.《被缚的普罗米修斯》D.《奥德赛》15.下列关于基督教的叙述正确的是()A.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B.号召大家信仰唯一的神“真主”C.基督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D.《古兰经》是其唯一的经典16.下列属于阿基米德的成就的是()A.发现杠杆定律B.他的作品《俄底浦斯王》是古代希腊悲剧的杰出代表C.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D.著有《荷马史诗》17.小平周日上教堂做礼拜时,看到具有薄墙、尖拱、彩色玻璃等建筑特色的教堂,请问这是属于什么风格的建筑()A.哥特式B.罗马式C.希腊式D.印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