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庙督导区2014秋8年级物理10月月考试题(时间90分,满分100分)温馨提示:请把答案填写在第二卷答题卷相应位置上。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每题2分,共40分)1.要测量一个瓶子的直径,下列几种方法中正确的是2.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划破夜空的流星运动B.奔驰骏马的运动C.植物开花结果D.地球绕太阳公转3.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C.课桌的高度约为1.5mD.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m/s、4.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A.5.1Km=5.1Km×1000m=5100mB.5.1Km=5.1Km×1000=5100cmC.5.1Km=5.1×1000=5100mD.5.1Km=5.1×1000m=5100m5.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A.运动员、汽车、羚羊B.汽车、羚羊、运动员C.运动员、羚羊、汽车D.羚羊、汽车、运动员6.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D.速度与路程成反比7.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8.2011年11月9日,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射。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萤火一号”是静止的。A.地球B.“火卫一”探测器C.太阳D.火星9.甲看到路旁树木向东运动;乙看到甲静止不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应当是A.甲向西,乙向东运动B.甲向东,乙向西运动C.甲乙都向东运动D.甲乙都向西运动10.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A.量程3m,分度值1mmB.量程10m,分度值1dmC.量程30cm,分度值1mmD.量程15cm,分度值0.5mm11.感知身边的物理———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A.眼睛迅速眨一次B.人正常呼吸一次C.人体心脏跳动一次D.人打一次哈欠12.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13.下列测量长度的方法,错误的是A.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B.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可以把金属线无间隙地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和圈数N,则直径D=L/NC.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D.只使用一个刻度尺不用其他工具就可以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14.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速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分析不正确的是A.紧急刹车发生在8:27B.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C.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km/hD.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km/h15.图4(甲)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则图4(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像是16.有四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厘米的卷尺测量学校花坛的宽度,他们测量的结果正确的数据是A.25.32mB.25.326mC.25.3260mD.253.26m17.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A.甲在乙前面0.6米处B.甲在乙前面1.2米处C.乙在甲前面0.6米处D.乙在甲前面1.2米处18.据报到,2012年5月17日深圳赛格广场工地上,有一幢高291.6m的大楼正在施工,下午3时许,刮起了大风,一大片乌云飞快地飘过大楼上空,突然有人惊呼:“楼要倒了!”结果引起邻近数百人在大街上惊叫狂奔,造成这种判断失误是由于这些人选用的参照物是A.地面B.乌云C.自已D.大楼19.《梦溪笔谈》中有这样的叙述: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