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检测卷(二)收入分配公平与内外发展方式转变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T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F涂黑)1.国家发改委表示高铁动车票价由铁路总公司根据市场竞争状况和客流分布等因素自行定价,这一举措符合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答案T2.效率是公平的重要保证,公平是提高效率的物质前提。()答案F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效率的重要特征。3.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是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根本原因。()答案F解析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根本原因(物质基础)。4.在我国,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答案T5.国家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这一改革可以推动产业转型、结构优化。()答案T6.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有利于增加人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答案F解析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有利于增加人民收入,提高效率,但会拉大收入差距,不利于社会公平,故题干中观点错误。7.我国对外开放要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必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答案T8.在当下通货紧缩预期加剧的经济状况下,应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过降低税率来扩大企业的利润以刺激生产发展。()答案F解析题干中的表述混淆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降低税率属于宽松的财政政策。通货紧缩时,应采取宽松的财政政策,降低税率。9.种植户小林见同村种植户都在种苹果,他也不甘人后,种起了苹果。小林这种行为体现了市场调节的盲目性。()答案T10.我国企业加大海外并购的步伐,这主要体现了资本全球化。()答案T二、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1.2017年我国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加强预期引导,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列调控手段不属于货币政策的是()A.减少发行国债B.减少货币供应量C.提高利率D.加强信贷控制答案A解析B、C、D均属于货币政策。2017年我国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加强预期引导,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故可以通过提高利率、减少货币供应量或者加强信贷控制的货币政策进行调控,A属于财政政策。12.(2018浙江金丽衢十二校联考)假货问题才是中国制造的心腹之痛,也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试金石。面对制假售假、山寨、水货等问题,我们应该()①降低市场准入门槛,让更多企业进入相关领域②完善市场规则,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③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加大失信惩戒力度④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题目中,假货问题才是中国制造的心腹之痛,也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试金石。面对制假售假、山寨、水货等问题,我们应该完善市场规则,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加大失信惩戒力度,故②③入选。①表述与题意不符,制假售假问题不是因为市场准入门槛高。④错误,市场在资源的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13.我国提出“十三五”期间电力发展要注重效率。下列对效率的理解正确的有()①投入越少,就意味着效率越高②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越高,就意味着效率越高③产出越多,就意味着效率越高④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效率的相关知识。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效率的提高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故②④正确;产出的不断增加并不意味着效率的不断提高,还要看投入多少,①③错误。14.为实现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M市管好用好扶贫资金:对有劳动能力的人支持其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施扶贫搬迁,对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扶贫效果。由此可见()①政府运用财政政策调控国民经济运行②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③财政是有力促进社会公平的物质保障④财政投入是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关键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15.我国正在着手建立综合与分类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