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下)第二、三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要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参与国家经济,用国家的力量推动经济的运转,20世纪30年代这一思想的成功实践是:A.新经济政策B.德国法西斯专政C.罗斯福新政D.匈牙利改革2、有关雅尔塔会议内容德国报导中,不应出现的是:A.决定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B.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C.苏联承诺对日本作战D.决定建立联合国3、下列条约中,能反映旧中国“弱国无外交”状况的是①《辛丑条约》②《凡尔赛和约》③《九国公约》④《联合国家宣言》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4、面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美国采取的措施是A、建立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B、实行罗斯福新C、政建立法西斯政权D、发动世界大战5、读右图(20世纪30年代兴建的美国田纳西水利工程).它与罗斯福新政所采取的下列哪一项措施关系最为密切A.稳定金融B.振兴工业C.调整农业D.以工代赈6、1938年,决定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的会议是()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7、对法西斯国家采取纵容政策,致使“二战”爆发后自食其果很快被德国占领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苏联D、美国8、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能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最主要原因是A.各战场战略配合的需要B.法西斯国家的疯狂进逼C.日本偷袭美国的珍珠港D.《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9、1943年2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写道:“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里的“转折点”是指A.苏军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B.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C.打击德国法西斯的第二战场开辟D.《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10、.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A.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B.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C.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D.德国策划慕尼黑阴谋11、①签订<<慕尼黑协定>>②签署<<联合国家宣言>>③举行雅尔塔会议与以上历史事件相关联的战争是A美国独立战争B拉丁美洲独立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12、二战前夕法西斯国家十分嚣张的主要原因是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B.西方大国一味推行绥靖政策C.轴心国的军事力量强大D.国际联盟没有约束作用13、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事件是德国突袭A波兰B英国C法国D苏联14、丘吉尔在1946年3月5日的演说中指出:“在全部历史中,没有一次战争比前不久使地球上这么多地区沦为废墟的这次大战更容易被及时地加以制止,它本来可以不发一枪就被制止住。”他认为,只是由于“不明智、麻痹大意和好心肠而听任恶人重新武装”,才导致了战争的爆发。对丘吉尔上述言论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这次大战”指第二次世界大战B.“不明智”指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C.“恶人”指德国法西斯D.“这次大战”以三国同盟的战败而告终15、有人说:欧洲曾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但是从今天的形势看,欧洲再次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已经几乎不存在了。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应是A.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B.联合国作用加强C.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的建立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16、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是在A.德国占领波兰后B.苏德战争爆发后C.太平洋战争爆发后D.斯大林格勒战役后17、促使日本法西斯投降的最关键因素是A.中国人民的长期抗战B.美国原子弹对日本法西斯的震慑作用C.苏联红军对日本关东军的打击D.反法西斯盟国的通力合作18、二战后期召开的国际会议中,决定在战后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的是A.开罗会议B.波茨坦会议C.雅尔塔会议D.德黑兰会议19、“二战”期间,盟国召开了四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其中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是A、开罗会议B、德黑兰会议C、雅尔塔会议D、波茨坦会议20、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障是()A、美国的参战B、第二战场的开辟C、世界反法斯同盟的建立D、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三、史实辨析题(共6分)1938年9月,慕尼黑协定的签定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1年6月,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