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2015秋第2周化学周考试卷(测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温馨提示:所有题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否则不得分。教师寄语十种不宜混吃的食物之一----鸡蛋+豆浆班级姓名得分一、精心选一选(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序号填入下面相应的空格内)1、2011年被定为“国际化学年”下列对化学学科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化学引领了相关科学与技术的进步B.粮食、能源、环境三大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化学C.化学使人类告别只依耐天然材料、天然药物、天然肥料的时代D.化学用品在生产制备过程中会产生有害物质,造成环境污染,应抑制化学发展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固体变成气体一定是化学变化C.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D.有沉淀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3、下列仪器属于玻璃仪器,且可直接加热的是()A.烧杯B.蒸发皿C.试管D.锥形瓶4、取用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量,则液体药品取用的最小量是()A.0.5mLB.1mL~2mLC.3mL~4mLD.5mL~6mL5、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A.用水冲灭B.用嘴吹灭C.用泡沫灭火器扑灭D.用湿抹布扑灭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为了防止药品流出,应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中B、滴瓶上的滴管用后要立即清洗C、为了节约药品,实验剩余药品要放回原瓶D、量筒不可作反应容器7、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镁C、镁带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D、熄灭蜡烛,产生白雾8、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动植物呼吸作用B.锅炉爆炸C.“84”消毒液消毒D.食物在体内消化9、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日照香炉生紫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和原子都是很小的粒子B、同种原子可以自相结合构成分子C、不同种类的原子不可以相互结合构成分子D、原子和分子都可以构成物质11、下列实验项目所选择的仪器错误的是()A.少量试剂的反应—试管B.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胶头滴管C.较多量液体加热一烧杯D.盛放固体药品—细口瓶12、下列能说明硫和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A.发出淡蓝色的火焰B.放出大量的热C.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硫粉的质量减少了13、给100mL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带铁圈)⑧玻璃棒A.①③④B.②④⑦C.②④⑥⑦D.④⑤⑧14、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向试管中放铁钉先将试管横放B、用托盘天平称取10.05g食盐C、酒精灯内酒精用完才加酒精D、用100mL量筒量取9.5mL水15、某学生要准确量取8.5克水,应用()A.50mL量筒B.10mL量筒、滴管C.托盘天平D.5mL量筒、滴管16、加热胆矾的实验过程中,相关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BCD17、水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物质。下列关于水的组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C、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18、打雷闪电的时候,空气中有极少量的氧气(O2)变为臭氧(O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A、它们结构不同B、组成氧气和臭氧元素种类相同C、它们是同一种物质D、该变化是化学变化19、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取12.1g药品时,发现指针左偏,他应该()A、加砝码B、加药品C、减少药品D、调节螺母20、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面对刻度线,第一次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9mL,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俯视读数为11mL,则倒出液体体积为()A、8mLB、小于8mLC、大于8mLD、无法判断二、细心填一填(本题5小题,共38分)21、(9分)化学研究的对象是______。化学就是在_______和_______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__________的一门自然科学。化学能创造出我们所需要的物质,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能实现物质与能量的转化。绿色植物光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