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甘南县第六中学九年级物理《热和能》章节复习题(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一、填空题1.用修正液覆盖错字时,常闻到刺鼻的气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2.如图所示,在分别盛有冷水和热水的杯中,各滴入一滴墨水,从看到的现象可以推断:分子的运动随着而加剧。3.将50mL的水和50mL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将______100mL,上述现象说明分子之间有_____.4.俗话说:"破镜不能重圆".这是因为镜破处分子间的距离都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分子间相互吸引的作用微乎其微.5.如图所示,甲给少量碘微微加热,看到的现象属于_________现象;乙分别往热水和冷水中滴入几滴红墨水,所看到的现象说明,温度越高,______________就越快。6.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后,为防止传染病的发生,防疫人员将消毒液喷洒在可能发生疫情的地方,过一会儿,没有喷洒药水的地方也能闻到药味。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说明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__________.7.有一种气体打火机,内装燃料是液态丁烷。通常情况下,丁烷是气体,人们是用的方法将其变为液态的.从微观角度看,丁烷能从气态变为液体说明丁烷分子.8.人体象热机一样,也需要消耗能量。例如一个成人参加一次长跑,身体消耗的能量为6.6×106J,这些能量需要完全燃烧_________kg的干木柴才能得到(干木柴的热值为1.2×107J/kg)。9.白天,太阳能热水器中水的温度升高,水的内能_________(选填"减少"、"不变"或"增加"),这是通过___________的方法改变了它的内能。10.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给自行车轮胎打气的气筒连续使用一段时间就会发热,这是由于_________使气筒的内能________(选填"减少"或"增加")。11.电冰箱里的压缩机在压缩某种液体的蒸气时,蒸气温度升高,这是用________的方法增加了蒸气的内能.饮料放进冰箱后温度降低是用_______的方法减少了饮料的内能.12.冬天,双手反复摩擦,手会感到暖和;用嘴对着双手"呵气",手也会感到暖和。前者是利用__________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_________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13.制冰厂工人,用冰钩夹着巨大的冰砖轻松在地上拖行,是因为冰砖在滑行过程中,底面的冰由于克服_________而使它的_________,冰_________(选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从而减小了与地面间的_______________.14.质量为2kg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温度升高5℃,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J。这是通过_________的方法改变了水的内能。(C水=4.2×103J/kg·℃)15.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用同种物质制成两个质量不等的物体,其比热容(填"相同"或"不同")。质量均为1kg的铜块[c铜=3.9×102J/(kg·℃)]和铅块[c铅=1.3×102J/(kg·℃)],如吸收了相等的热量,则铜块与铅块升高的温度之比为;若铜块温度升高了100℃,则它吸收了J的热。16.汽油的热值是4.6×107J/kg,现有汽油500g,若燃烧一半,剩余汽油的热值是_____________J/kg.17.在春游时从公园的滑梯上滑下时的情景。请写出两个与此情景有关的物理知识:(1);(2)。18.汽油机的工作过程由吸气、_________、做功、排气四个19.冲程组成,其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_______冲程.图中甲、乙两图所示的是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的两个冲程,其中图_______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图_______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20.夏天在海边玩耍,感觉沙子烫脚而海水却是凉的,这是因为沙子的比热容比海水________(填大或小),在受到同样的太阳光照射时,________的温度升高得更多。21.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甲升高的温度大于乙升高的温度,则甲物体的比热容乙物体的比热容。(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二、选择题22.下列有关生活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来解释的是()A.阳光下,湿衣服很快干了B.轻轻地掸一下,衣服上的灰尘"跑"了C.迎风吹来了醉人的花香D.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消失了23.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观点加以解释的是()A.春天,柳絮飞舞B.夏天,玉兰飘香C.秋天,落叶纷飞D.冬天,瑞雪飘飘24.如图所示,图a是一个铁丝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