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兰察布分校2018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它创立了一种世俗主义的、以人为中心的文化模式,引发了14—17世纪欧洲社会各个领域的重大变革。”这里所说的“它”是指()A.百家争鸣B.文艺复兴C.启蒙运动D.浪漫主义2陈衡哲在《西洋史》中肯定“拿破仑对内的建设,有些是有永久的价值的,而其中尤以拿破仑法典的影响最为远大”。法典影响远大的主要原因是()A.确认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B.奠定法国在欧洲大陆主导地位C.以法律形式明确制约国王权力D.强化监督职能以维护共和政体3.汤恩比说:“顺利地在旧瓶子里装进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子爆炸”,“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一种惊人的技艺。”他评价的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B.美国独立战争后建立起联邦制国家C.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D.辛亥革命后成立中华民国4.以下关于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的共同原因,表述正确的是()A.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B.封建专制制度腐朽的结果C.君权神授学说同议会矛盾的结果D.殖民压迫使民族独立愿望增强5.“当18世纪来临的时候……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这种“崭新的生产方式”指()A.家庭手工业B.工场手工业C.大机器生产D.生产自动化6.罗斯福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表明()A.罗斯福新政改变了资本主义制度B.罗斯福新政能彻底消除经济危机C.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内部调整D.罗斯福新政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7.“在一定条件下,民族利益高于意识形态的斗争。”其代表性事件是()A.《凡尔赛和约》签订B.三国轴心同盟形成C.《联合国家宣言》发表D.北约的建立8.20世纪20年代初的苏联和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分别通过改革进行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这两次改革的共同点包括()A.改革的内容都体现了制度的创新B.改革都促进了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C.改革都使国家快速走上了工业化强国之路D.改革之前都面临着国内反革命势力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破坏9.下列关于法国的史实与结论之间有逻辑关系的一项是()史实结论A.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监狱法国大革命开始B.拿破仑兵败滑铁卢法国大革命结束C.凡尔登战役中法国战胜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D.二战后法德和解凡尔赛体系瓦解10.二战后,西欧国家逐渐走上了联合发展的道路,日本也于20世纪70年代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下列关于西欧、日本的发展,表述正确的是()A.标志着两极格局的解体,多极化格局的形成B.挑战了两极格局,推动了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进程C.维护了欧洲的安全,发展了欧洲的经济,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D.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和日本开始要求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道,11题10分,12题10分,13题10分,共30分)11.(10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的抗日与美国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中国开辟的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有力地支持和配合了太平洋战场的战略与军事行动,同时也得到了美国的决定性援助。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美、英、苏、中等26国共同保证权利对法西斯国家作战,不与敌人缔结单独的停战协定或和约。中美两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成功合作,铸造成抹不去的国家记忆。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既有冲突,也有合作。在曲折中前进。以“乒乓外交”和基辛格秘密访华为契机,中美关系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当今,中美关系是21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的:“宽广的太平洋两岸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双方应该致力于在亚太地区实现良性互动,加强在地区和国际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共同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美两国在战争期间加强合作的原因和标志。(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史实。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分析当今推动中美关系新发展的主要因素。(6分)12.(10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