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做守法公民一、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1.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2.依法治国的基本目的是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3.未成年人对自己的违法行为不必承担法律责任。()4.只有实行依法治国才能促进社会和谐。()5.社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是人民群众的最高利益。()6.树立法治观念是文明社会对公民最起码的素质要求。()7.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8.守法用法,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重要环节。()9.未成年人受特别的保护,故不必增强自我保护意识。()10.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有助于我们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单项选择题()11.在日常生活中,法律如同空气和水一样,时刻与我们相伴。这一浅显的说法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是A.生活完全依赖于法律B.法律来源于生活C.生活离不开法律D.违法的人需要学法()12.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A.建立法治国家B.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C.增强人们的法治观念D.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制化()13.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坚持①有法可依②有法必依③执法必严④违法必究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14.右图漫画《团团转》说明了A.人民群众要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维权意识B.公职人员必须依法行政,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C.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遥不可及D.我国公民的权利没有任何保障()15.在推进依法治国的同时,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这是因为A.法律是道德的保障B.道德是用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C.道德是法律的基础D.道德和法律相互联系、相互促进()16.文明社会对公民的最起码的素质要求是A.树立服务思想B.树立法治观念C.树立合作意识D.树立维权意识()17.右侧漫画《放学偶遇》说明A.公民能勇于依法维权B.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有助于公民自觉守法C.只有增强法律意识,才能自觉遵纪守法D.青少年有较强的辨别是非能力,无需法律特别保护()18.“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弛则国乱国衰。”这是经过古今中外历史证明的真理。这一真理告诉我们A.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法令的施行B.与法律相比,其他社会规范并不重要C.依法治国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D.只要国家兴旺发达,法律自然会得到贯彻实施()19.有些中学生认为,未成年人年龄还小,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害,有法律的特殊保护就够了,这种观点A.是正确的,法律是我们健康的保护伞B.是错误的,有些法律对我们没有约束力C.是正确的,因为我们没有自我保护能力D.是错误的,我们还要加强自我保护,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20.某市一项专题调查表明,在校学生中23%的学生有过被校外不良青年敲诈、勒索、欺侮及其他滋扰的经历。假如你遇到不法侵害,应该A.忍气吞声,自认倒霉B.挺身而出,同违法犯罪分子作你死我活的斗争C.多找些人进行报复D.寻求法律的保护,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21.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下列哪两部法律是国家专门为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而颁布的法律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2.“12•4”是全国法制宣传日。开展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有利于①提高公民法律素质②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③促进社会和谐④杜绝违法犯罪行为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23.16岁的李某原本也是一位好学生,自从沉迷于网络游戏,就经常出入营业性网吧,因无钱上网,便去敲诈低年级的学生,后来因拦路抢劫被判刑。李某的变化过程给我们的成长启示是①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远离网络②要树立法治观念,自觉守法,学会用法③要加强道德修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④要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提高自我控制能力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24.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目的是提高公民的法治观念。公民树立法治观念,就是要A.民主立法,科学立法B.依法行政,规范有序C.严格守法,用法维权D.公正司法,严格执法()25.青少年是法治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之一。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加强对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