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概况概况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P.Aeruginosa)原称绿脓)原称绿脓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为土壤中存在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为土壤中存在的最常见的细菌之一。各种水、空气、正的最常见的细菌之一。各种水、空气、正常人的皮肤、呼吸道和肠道等都有本菌存常人的皮肤、呼吸道和肠道等都有本菌存在。本菌存在的重要条件是潮湿的环境。在。本菌存在的重要条件是潮湿的环境。铜绿假单胞菌形态为直或稍弯、两端钝圆的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形态为直或稍弯、两端钝圆的杆菌,大小大小0.50.5~~0.8μm×1.50.8μm×1.5~~3.0μm3.0μm。有。有11~~33根单根单端鞭毛,运动活泼。临床分离的菌株常有菌毛和微端鞭毛,运动活泼。临床分离的菌株常有菌毛和微荚膜,不形成芽胞。荚膜,不形成芽胞。革兰染色革兰染色阴性。专性需氧菌。阴性。专性需氧菌。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大小不一,平均直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大小不一,平均直径径2mm2mm~~3mm3mm,扁平,边缘不整齐,且常呈相,扁平,边缘不整齐,且常呈相互融合状态。由于本菌产生水溶性色素,使培养基互融合状态。由于本菌产生水溶性色素,使培养基被染成蓝绿色或黄绿色。在血琼脂平板上菌落较大,被染成蓝绿色或黄绿色。在血琼脂平板上菌落较大,有金属光泽和生姜气味,菌落周围形成透明溶血环。有金属光泽和生姜气味,菌落周围形成透明溶血环。在肉汤中形成菌膜,肉汤澄清或微混浊在肉汤中形成菌膜,肉汤澄清或微混浊,,菌液上层菌液上层呈绿色。培养在呈绿色。培养在pH8.0pH8.0的碱性环境中,有自溶现象。的碱性环境中,有自溶现象。的铜绿假单胞菌是铜绿假单胞菌是假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的代表菌种,在琼脂平板上能的代表菌种,在琼脂平板上能产生蓝绿色绿脓素,感染伤口时形成绿色脓液。最适宜生产生蓝绿色绿脓素,感染伤口时形成绿色脓液。最适宜生长温度为长温度为35℃35℃--37℃37℃,致病性铜绿假单胞菌在,致病性铜绿假单胞菌在42℃42℃时时仍能生长,据此可与荧光假单胞菌等进行鉴别,本菌生长仍能生长,据此可与荧光假单胞菌等进行鉴别,本菌生长对营养要求不高。对营养要求不高。菌体菌体00抗原有两种成分,一为内毒素蛋白,是一种保护性抗原有两种成分,一为内毒素蛋白,是一种保护性抗原,另一为酯多糖,具有特异性,根据其结构可将铜绿抗原,另一为酯多糖,具有特异性,根据其结构可将铜绿假单胞菌分成假单胞菌分成1212个血清型,此外还可利用噬菌体或铜绿个血清型,此外还可利用噬菌体或铜绿假单胞菌素分型。假单胞菌素分型。铜绿假单胞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在潮湿处能长期生铜绿假单胞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在潮湿处能长期生存,对紫外线不敏感,湿热存,对紫外线不敏感,湿热55℃155℃1小时才被杀灭。小时才被杀灭。GG--致病菌标本来源分布致病菌标本来源分布1994~2001年共监测10,279株菌呼吸道58%泌尿道12%伤口6%血液5%胆汁4%各种脓液3%其他12%77年间最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株年间最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株数)数)21030232235941011161378164618692088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不动杆菌属肠杆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变形杆菌属沙雷菌属其它假单胞菌属枸橼酸杆菌属时间:1994年~2001年医院:4~14家菌株:554~1949株47%11%18%25%0%25%50%75%100%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其他呼吸道常见呼吸道常见GG--致病菌致病菌血液中常见血液中常见GG--致病菌致病菌44%11%13%32%0%25%50%75%100%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其他泌尿系常见泌尿系常见GG--致病菌致病菌31%9%9%51%0%25%50%75%100%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其他连续连续77年度分离的最常见的革兰阴性菌年度分离的最常见的革兰阴性菌(株数)(株数)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1994199519961998199920002001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不动杆菌属肠杆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变形杆菌属沙雷菌属其它假单胞菌属枸橼酸杆菌属菌株数554104813481542129116781949总菌株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46.90%46.90%不动杆菌属不动杆菌属3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