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一、教学目标:(1)能认识常见的电热器,知道电热器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的装置。(2)通过探究,知道电热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运用控制变量法和转化法探究影响电热的因素。(3)知道焦耳定律内容、公式及使用范围。(4)结合本节教学,培养学生重视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电热器的能量转化情况,探究电热和电阻、电流以及通电时间关系,焦耳定律。教学难点:如何比较电流产生的热量多少;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电流产生的热量和电流、电阻及通电时间的定性关系。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出示电取暖器(也可用电炉或热得快),通电发热,让学生观察电阻丝的变化情况,提问:电流通过电取暖器,产生了什么效果?能量如何转化?让学生回答,加以总结利用电流做功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的装置叫电热器。电流通过导体发热的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引出本节课的课题。(一)电热器电热器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用电器。电热器工作时,几乎将电能全转化为内能。电热器的主要结构是发热体,一般是由熔点高电阻率大的合金丝构成。请学生举例常见的电热器。电热器的优点:清洁卫生,没有环境污染,热效率高,有的还可以方便地控制和调节温度。(二)、探究电热与电阻、电流以及通电时间的关系。1.猜想: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的多少和哪些因素有关?在学生猜想的时候要加以引导,分别以取暖器电阻丝发热而导线不怎么发热和通电时间的长短,以及高温低温档工作电阻丝发热的程度不同引导学生猜想,电热与电阻、电流及通电时间的关系。2.实验设计请学生对上边的猜想进行实验设计,因为有三个因素,所以要引导学生根据控制变量法,人为的控制其中两个因素,得出具体的实验方案作出电路图。对于电热的多少,没有测量的仪器,引导学生通过转化法,将电热的多少转化成煤油受热温度的升高来判断3.进行实验实验一,探究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将阻值不等的两个电阻丝分别放在盛有等质量煤油的锥形瓶里,并插入温度计,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合上开关,观察在两分钟内两支温度计示数升高的情况现象:分析总结:当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大小有关,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实验二,探究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利用滑动变阻器使电流减小,再观察两分钟内阻值较大瓶内温度计升高的示数现象:分析总结:当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大小有关,电流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显然,在电流大小和电阻都相同的情况下,通电时间越长,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总结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和电流、电阻以及通电时间的定性关系,完成书本上的填空。(三)焦耳定律1840年英国物理学家焦耳通过大量的实验定量得出: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和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和电阻成正比,和通电时间成正比。数学表达式:单位:焦耳(J)电热和电功的关系(1)若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纯电阻电路):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则:(2)若电能部分转化为内能(对非纯电阻电路):电流所产生的热量仅是电流做功中的一部分。如:电流通过电动机时,则注意:焦耳定律适用于任何电器的热量计算(四)电能的利用和防止请学生阅读生活物理社会,让学生感受到电热的应用和危害,让学生全面认识电流的热效应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例1下列家用电器中属于电热器的是()A.电熨斗B.电风扇C.电话机D.洗衣机例2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利用电热工作的是()A.电热孵蛋器孵小鸡B.用电熨斗熨衣服C.电视机加散热窗D.用电饭锅煮饭例3两只电阻,把它们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在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之比是:,若把它们并联起来后接入电路之中,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之比的:例4“220V40W”的电炉,在照明电路上,使用10分钟产生了多少热量?例5一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1Ω,线圈两端所加的电压为2V时,电流为0.8A,电动机正常工作。求:(1)电动机正常工作1min所消耗的电能(2)电动机线圈每分钟产生的热量(3)电动机正常工作1min所转化的机械能是多少?当堂检测1.电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