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熔化和凝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物态变化的概念。2.知道物质熔化、凝固时的规律。3.知道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4.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2.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3.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1.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2.物质由态变成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态变成态的过程叫凝固,熔化要热,凝固要热,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时的温度叫.3.固态物质分和两大类,它们之间的区别是有熔点,没有确定的熔点.晶体中分子排列是有规则的,非晶体中分子排列是杂乱无章的.4.晶体在熔化时热,温度.液体在凝固成晶体时热,温度。固态液态气态固液液固吸放熔点凝固点晶体非晶体晶体非晶体吸不变放不变自主学习图片中展示的“水”分别是什么状态的?情景导入水(液态)冰(固态)水蒸气(气态)物态通常有三种:固态、液态和气态.知识点1熔化和凝固自学互研固态液态气态固态液态气态2.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思考你见过哪些固、液态转化的现象?露水凝结浇注钢水冰川融化熔化熔化凝固凝固固态液态气态固态液态气态3.熔化和凝固物质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1122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33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44熔化和凝固是互逆的两个过程.小结(1)实验装置: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1)把装有海波的试管(高度约3cm)放在盛有热水(稍低于熔点,海波的熔点是48℃)的大烧杯里。试管内装有温度计和搅拌器(玻璃棒),随时搅拌海波,并每半分钟记录一次温度。(2)等海波的温度接近熔点时,稍减慢加热速度。注意观察海波的变化:试管壁开始→海波逐渐熔化→温度基本保持在熔点左右→海波全部熔化后→温度有持续上升。约超过熔点10℃时停止加热。(2)操作提示:知识点2(3)、进行实验:1、分别探究萘和石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2、把数据填写在下表中,在坐标纸上画出图像海波的温度石蜡的温度6789熔化和凝固熔化和凝固图像(4)海波与蜡的熔化曲线分析:(4)海波与蜡的熔化曲线分析:①AB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①AB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②在曲线上的哪一点海波开始熔化?②在曲线上的哪一点海波开始熔化?③BC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的状态如何?温度是否变化?这段时间是否对海波加热?③BC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的状态如何?温度是否变化?这段时间是否对海波加热?④CD段对应的时间段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如何变化?④CD段对应的时间段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如何变化?⑤蜡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怎样变化?⑤蜡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怎样变化?海波熔化图像石蜡熔化图像晶体:具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注意晶体不同,熔点一般也不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认识晶体熔化曲线:晶体熔化特点:继续吸收热量,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表示晶体有一个固定的熔化温度,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如海波、冰,食盐,金属都是晶体。冰石膏水晶金属晶体时间/min温度/℃认识非晶体熔化曲线:非晶体熔化特点:继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上升。表示非晶体没有一个固定的熔化温度,整个过程是吸引热量,温度持续上升。自然界中的松香、沥青、玻璃等都是非晶体。非晶体玻璃蜂蜡橡胶塑料非晶体(5)结论:1.海波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达到48℃)熔化过程吸收热量,保持温度不变2.石蜡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升高。(5)结论:1.海波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达到48℃)熔化过程吸收热量,保持温度不变2.石蜡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升高。3、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晶体:有一定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1)DE段表示海波是_____态,_____热(选填“吸”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