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看点”。语病的考查是围绕六大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设题的,这六大类型体现在具体的语句中往往表现为某种外在的特征,即明显的语病特征,我们称这些特征为“看点”,抓住“看点”,也就同时锁定了辨析的范围与目标,避免了面对语病题无从下手的窘境。以下把“看点”作一归纳。1.留意关联词。关联词具有搭配使用的特点,它表达分句间的某种关系。如果在语病题中看到关联词,首先判断其位置是否正确。依据是:当关联词所在的分句主语一致时,关联词应在主语后;当关联词所在的主语不一致时,关联词应在主语的前面。例1:中国足球队虽然在小组赛中以7比0战胜了香港队,但德国世界杯仍将中国拒之门外。然后查看关联词所提示的分句关系存在与否。例如:这个神话虽然也反映了部落之间的斗争,但很能说明古代人对我国地形和自然现象的朴素的看法。2.留意并列词语或短语。要详查语句中的并列内容,首先看并列词语或者短语是否并列关系(是否一个层面上的分类)。例如:在这次民族联欢节中,举行了各种民族体育比赛,主要有赛马、摔跤、抢花炮、赛歌等,丰富多彩的比赛受到来宾的热烈欢迎。其次看并列词语或短语在内容上有无前后顺序。如:SARS的可怕在于其传染性强,且无特效药,因此必须建立严格的隔离制度和科学的预防制度并实施有效的治疗。最后查看同时与并列词语或短语搭配的词语能否分别与每个并列内容相搭配。例如:围绕“农民增收”这一目标,该信用社大力支持农村特色经济的发展,重点向特色化、优质化、技术化农户优先发放贷款。3.留意两面性词语。指“是否、能否、与否、优劣、成败、好坏、高低”等词语。一旦此类词语出现,可能会有对应失当的问题。例1:一个人能否成才,要看他以后学习的程度,这里一是要有坚定的信念,相信自己能够成才;二是要有顽强的毅力,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例2:产品从研制、生产到进入市场,是好是坏,最权威的评判人是消费者;能否占领市场最终也取决于消费者的认可。4.留意特殊的介词。出现“对、对于、关于”,要注意查找主客体前后顺序问题,或因滥用了介词导致成分残缺的问题,或“关于”所在位置问题;出现“通过、经过由于、按照、根据”要注意查找成分残缺问题。例1:三年前,电脑上网对人们可能是陌生的。例2:通过百部爱国主义影片的展播及其主题演唱会,使观众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洗礼。5.留意特殊的动词。出现“避免、以防、防止、阻止、切忌”等,要留意实际表达的内容与这些词语及其后面的内容,是否一致。例1:为了避免今后不发生类似事故,我们应尽快健全安全制度。例2:专家认为,减少烟害,特别是劝阻青少年戒烟,对预防肺癌有重要意义。6.留意带“是”字标志的判断句。“是”在句中表示判断。要注意查找“是”前面的主语与后面的宾语分别是什么。“是”出现在结构复杂的句子中,经常被设置成缺失宾语或主宾不当。遇到判断词“是”要多留心。例1: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个复杂的过程,它远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奏效的。例2:市人才管理中心的统计表明,省政府今年在我市应届毕业生中招聘的公务员人数,是实行公开招聘制以来最多的一年。7.留意多重否定的语句。否定句主要应该关注双重否定句和反问句中嵌套否定形式的句子,这些句子经常出现的错误是把要表达的意思说反,且具有很强的迷惑性,易造成误判。判断时要注意反问句中多重否定的情况,反问语气也相当于否定一次。按照“双重否定为肯定”判断标准,确定语句最终要表达的内容(是肯定内容还是否定内容)。例1: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部书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这希望是非常渺茫的。例2:汉语言学者难道不能不做到,无论这世界多么让人沮丧,既不悲观自弃,也不急功近利,持守住自己的学术领域么?(此句最终要表达的内容是:汉语言学者应该做到,无论这世界多么让人沮丧,都不悲观自弃,也不急功近利,持守住自己的学术领域。“难道不能不做到…………”经过了三重否定,结果与最终要表达的内容相反。)8、留意固定搭配使用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