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纲预览1.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的方程.2.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3.了解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并会简单的应用.4.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了解坐标法.5.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了解参数方程的概念,理解圆的参数方程.命题探究1.本章在高中数学和高考中都占有重要地位,解析几何就是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直线与圆在高考中一般以小题形式考查,可以单独命题,更多地会和圆、圆锥曲线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可以出小题,也可以出大题.单独命题时,应属于低档题,是容易得分的题目.圆的方程在高考中也经常考查,但一般不单独命题,而是常与直线或圆锥曲线的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命题,题型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也会出现解答题,难度属于中低档题.2.高考重点考查直线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斜率公式;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的判定;直线方程的应用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的方程与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第一节直线方程考纲要求1.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2.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3.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4.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方程.考试热点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考查直线的基本概念及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的求解.•1.直线的倾斜角•(1)定义:当直线和x轴相交时,,叫做这条直线的倾斜角.•规定:与x轴平行或重合的直线,倾斜角为.•(2)倾斜角的范围:.把x轴绕着交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和直线重合时所转的最小正角α[0∈,π)0•2.直线的斜率•(1)定义:,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则k=.•(2)斜率公式:经过两点P1(x1,y1),P2(x2,y2)的直线的斜率为k=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值•3.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1)函数关系:k=f(α)=tanα(α≠).•(2)熟记几个关系•4.直线方程的各种形式•(1)点斜式•①方程的形式.•②不能用点斜式表示的直线:.•(2)斜截式•①方程的形式.•②不能用斜截式表示的直线:.y-y1=k(x-x1)x=x1y=kx+b,b为直线l在y轴上的截距x=x1•(3)两点式•①方程的形式=.•②不能用两点式表示的直线:.•(4)截距式•①方程的形式=1.•②不能用截距式表示的直线:•(5)一般式:Ax+By+C=0(A、B不同时为零).x=x1,y=y1y=kx,y=b及x=a.•1.过点A(3,-4),B(-2,m)的直线l的斜率为-2,则m的值为()•A.6B.1•C.2D.4•解析: -2=,∴m=6.故选A.•答案:A•2.直线xcosα+y+2=0的倾斜角范围是()解析:设直线的倾斜角为θ,则tanθ=-13cosα.又-1≤cosα≤1,∴-33≤tanθ≤33.∴θ∈[0,π6]∪[5π6,π).•答案:B•3.•图1•如图1,直线l经过二、三、四象限,l的倾斜角为α,斜率为k,则()•A.ksinα>0•B.kcosα>0•C.ksinα≤0•D.kcosα≤0•解析: l经二、三、四象限,•∴l的倾斜角α满足90°<α<180°.• k<0,cosα<0,∴kcosα>0.故选B.•答案:B•4.已知点A(1,3)、B(2,6)、C(5,m)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实数m的值为________.解析:由条件易知,过点A、B的直线的斜率为k=6-32-1=3,过点A、C的直线的斜率为m-35-1=m-34;由A、B、C三点共线可知,过点A、B的直线的斜率和过点A、C的直线斜率相等,所以m-34=3⇒m=15.•答案:15•5.设直线l的方程为(a+1)x+y+2-a=0,(a∈R).•(1)若l在两坐标轴的截距相等,求l的方程;•(2)若l不经过第二象限,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解:(1)若a=2,直线方程为3x+y=0;若a≠2,显然a≠-1,直线方程可化为:xa-2a+1+ya-2=1,由已知条件得:a-2a+1=a-2,解得:a=0.因此所求直线方程为3x+y=0,或x+y+2=0.(2)由(a+1)x+y+2-a=0得a(x-1)+(x+y+2)=0.∴x-1=0,x+y+2=0.解得x=1,y=-3.无论a取何值直线l过A(1,-3)点,则直线l的斜率k≥0,即-(a+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