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陶渊明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名潜,浔阳柴桑人。他早年丧父,家贫,不慕荣利。曾一度出任参军、县令等小官,都为时不久,即归隐田园,躬耕自给。《归去来兮辞》是一篇我们耳熟能诵的美文,回忆一下,文中哪些语句表达诗人辞官归田的强烈愿望。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亿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诗人一心向往田园,其隐居生活又是如何呢?)《归园田居》为诗人解职归田后所作,共5首。主要写躬耕生活,田园之趣,隐居之乐。本诗为组诗的第一首,略带总纲的性质,非对一事一物抒怀。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田园,去领略一下诗人的隐居生活。教学目标:1、了解陶渊明诗歌创作的风格特点。2、辨证认识诗人的归隐思想和理想追求。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层次梳理:前4句回忆弃官前;中12句写归田园;后4句回到眼前。性本爱丘山恋旧林——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思故渊——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返自然摈弃世俗回归本性---田园美景村居之乐---本性复苏心旷神怡对陶渊明归隐自然,有人认为是他淡泊忘世的消极人生态度,你的看法如何?点拨:陶渊明曾有“大济苍生”的理想和抱负,但在出仕的经历中,他在门阀制度的压制下,也无力回天。不能像有的人责难他那样“参加农民起义”来推翻东晋,也无门参与政治改革。那么他“无为五斗米折腰”、不与封建官僚、黑暗的政治势力同流合污去压迫、剥削人民而归隐自保,这只能算是积极态度,不能说明是消极避世。读了本诗,你对陶诗淡而远的风格有什么体会?(提示:可从取材、情感、语言等方面分析)点拨:陶诗善于运用平凡的农村生活的场景来贴切地表达自己对官场世俗生活的厌恶和对田园自由生活的热切向往,心境的自由闲适、语言的质朴,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陶诗恬淡、悠远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