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景语皆情语————即景抒情诗鉴赏即景抒情诗鉴赏诗歌中景的设置,总是以情为转移的,所谓“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乐景也可以抒发哀情)。诗人总是选取对自己来说有独特感受的景物入诗。““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景语皆情语”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抓意象抓意象•明特点明特点•体意境体意境•悟诗情悟诗情想象与联想天净沙天净沙··秋思秋思元元马致远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枯藤老树昏鸦渲染悲凉气氛,触动游子思乡之情游子看到这种景色会有何感受?小桥流水人家这幅画恬静优美,游子看到又有何感受?人有我无,乐景写哀情,思乡之情更进一层。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悲愁凄苦,无以复加。雄浑开阔、瑰丽雄奇、朦胧渺远、空灵高远、空濛迷茫、苍凉悲壮、清新明丽、清净幽远、闲适恬淡、凄清冷落、华美壮丽、安谧闲静、雄伟壮阔、慷慨激昂、……诗歌意境常用语:1、鉴赏要点:把握景物的特征和寓意,进而感受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意境:作者主观情感与自然客观物象融合的整体。)2、主要内容:(1)借景表达自己与众不同,厌倦官场,不愿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2)表达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等感伤。(3)表现祖国山河的壮丽,表达对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4)借景物来表达自己远大的志向和自己高尚的本质。(5)表达客居他乡,怀友思亲的感情,或其他或喜或悲或忧的感情。(羁旅抒怀诗)(6)描写自然景物,表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山水田园诗多为写景抒情)《《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一诗“一诗“孤篇压全唐孤篇压全唐””、、““春风第一花春风第一花””、、““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被被闻一多闻一多誉为“誉为“诗中的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诗,顶峰上的顶峰”。”。【【古今评说古今评说】】“意境”——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创造的兴象玲珑的诗歌意境,标志着诗歌意境创造上的巨大进展,预示了盛唐诗歌意境美的到来。诗歌的意象大都是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复合物,因而边读边感受,要发挥想像,根据字词句节想象形象,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滟滟(yàn)芳甸(diàn)霰(xiàn)扁(piān)舟砧(zhēn)西斜(xié)碣(jié)石《春江花月夜》,题目共五个字,代表五种事物。你认为作者重点写的是哪一个字?为什么?重点是“月”。春、江、花、夜,都围绕着月作陪衬。诗从月生开始,继而写月下的江流,月下的芳甸,月下的花林,月下的沙汀,然后就月下的思妇反复抒写,最后以月落收结。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王昌龄)————月寓征人思家月寓征人思家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月衬别情,意在怀人月衬别情,意在怀人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月寓思乡请回忆写月的诗句4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闲适清静的环境闲适清静的环境55、“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唐、“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唐••李白)李白)————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宇宙永恒,人生短暂11、思念、离别之情、思念、离别之情22、人生短暂、感时伤世、人生短暂、感时伤世33、表示闲适清静、表示闲适清静梳理结构•第一部分•(春江潮水连海平——汀上白沙看不见)•侧重写春江花月夜里的美妙景色。•第二部分•(江天一色无纤尘——但见长江送流水)•结合江月景色的描写抒发哲思。•第三部分•(白云一片去悠悠——落月摇情满江树)•侧重抒情,主要写两地相思的哀愁。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赏析“生”字。题型一——炼字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3)结合表达技巧或意境情感分析。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赏析“生”字。“生”是“涌出”,一轮明月随潮涌出,这样写赋予了明月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