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酒店对联从前有个财主,他打算开个酒店,要出一两银子征求新店对联。有个秀才去应征。财主先付了三钱银子作为定钱,说:“对联要称赞我的酒好、醋酸、猪肥、人丁旺,店里又没有老鼠。”那个秀才大笔一挥,很快就写成了:“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先生先念一遍:“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横批是:“人多、病少、财富。”财主非常高兴,余下的七钱银子就不想给了。第二天,秀才把对联加上了标点,就成了:“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横批“人多病,少财富。”“断句”保性命清朝末年,掌握朝政大权的慈禧太后让一位书法家提扇。那位书法家写了唐朝著名诗人王之涣的诗《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但那书法家一时疏忽,题诗时漏掉了一个“间”字。慈禧看后勃然大怒,认为是故意欺她没有学识,要判那个书法家死罪。书法家急中生智,连忙解释说:“我这是用了王之涣诗意填的词。”他便断句吟诵:“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慈禧听后,无言答对,只好赐给书法家银子来压惊。游子的家书有个年轻人出外做生意,半年未归,家里老父老母分外牵挂。终于有一天,父母收到了孩子的信了。信的内容是:“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句中除了“。”以外没有其他标点。母亲拿起信读道: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母亲急得嚎啕大哭。父亲拿起信读道: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父亲高兴地跳了起来。当母亲再读给父亲听时父亲也糊涂了,就因为句中没加标点,所以才弄得老父老母哭笑不得。–2011年全国新课标《考试大纲》明确要求:“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E级,属表达应用。–“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是一种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的表达应用能力,是语言运用的一项基本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在新课标《考试大纲》中放在“表达应用”的第1条,它告诉我们标点符号与“表达”相关,考的是“应用”。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从本质上说,是考查对句子结构、意思、语气等的正确理解以及表达中相关问题标示。从历年高考试卷看,关于标点符号使用的考查,一般都带有较高程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它考查的是相对复杂语句中的辨析能力和准确运用能力。–该考点涉及的知识点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7种点号和9种标号的用法与作用。–二、16种标点符号的书写形式及位置。–总之,考纲对考生提出以下四点要求:–①正确理解句意、把握语言结构、辨别表达预期的能力。–②掌握考纲列举的标号、点号的用法。–③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④具有识别、改正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能力。–一、命题范围–新课标《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均要求考生以1995年12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为依据,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着重掌握冒号、分号、破折号、引号、问号的用法及标号与点号的连用;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对错、漏标点能加以改正或补出,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考查所选内容均为日常生活中常见而又容易弄错弄混的语言材料,并且测试带有较高的综合性和技巧性,同时需要考生把标点运用与句意理解、具体语境融为一体把握。–二、命题类型–从近十年来的高考试题可知,本考点的命题有以下四种基本类型:–1.单项选择型–要求学生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或错误的一项。如:2010年重庆卷等。–2.填空选择型–即给出语段,标点空出,要求考生选出填空最恰当的一组。如:2008山东卷。–3.综合改错型–即在提供的短文材料中存在着标点语法或句意上的错误,要求考生指出并修改错误的地方。如:2008年天津卷。–4.主观表述型–要求考生回答因标点位置的变化而导致的表意差别。这一类型近五年高考命题没有省份涉及。–三、命题走向–1.命题对本考点有淡化倾向。如:2009年仅有湖北、山东两省直接考查该点,2010年湖北、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