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选择的文句,总是带有关键词语和重要语法现象,主要为重要实词、重要虚词、特殊句式,并将这些设为考试阅卷的得分点。常见实词是指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考试大纲》中规定应该掌握120个常见文言实词。实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近几年来,高考命题采用多种形式:一是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要求选出正确和错误的一项;二是从古今词义比较的角度,选出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或不相同的一项,文言文翻译也主要考查实词理解。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只要在多读中尽可能多地积累常见实词的常见义项,并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技巧,就能从容应对高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答案】适逢(恰巧碰上)元朝派遣脱脱征集粮饷,用(拿)故意吓人(耸人听闻)的话威胁梁王,一定想要杀死王祎。•注意“会”“遣”“必”“胁王以危言(状语后置)”的翻译。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字字落实,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换替;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本意;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以意译;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带回原文,检查仔细;通达完美,翻译完毕。复习目标复习目标•探究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几种推断方法,能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准确推测实词词义。隆庆时,绍兴岑郡候有姬方娠.一人偶冲道,缚至府,问曰:“汝何业?”曰:“卖卜。”岑曰:“我夫人有娠,弄璋弄璋乎?弄瓦弄瓦乎?”其人不识所谓,漫应之曰:“璋也弄,瓦也弄。”怒而责之。未己,果双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冯梦龙《古今谭概》)你能推断出“弄璋”和“弄瓦”的意思吗?你是用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的?可以联系上下文,寻找有效信息:“我夫人有娠”(娠:怀孕)“果双生一男一女”“璋也弄,瓦也弄”弄璋:生男弄瓦:生女古人把璋给男孩子玩。璋:一种玉器;古人把瓦给女孩子玩。瓦:原始的纺锤。•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考虑情理、事理的因素)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的。这种方法是无论采用什么推断方法都必须结合起来使用的方法,因为要求解释的实词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上下文中的实词。•农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而今之为吏者不然,薄书听断而已矣,闻有道农之事,则相与笑之曰:鄙。•下列语句中词的解释正确吗?鄙:卑鄙下列语句中词的解释正确吗?鄙:卑鄙农业是天下的根本,也是国家制订统治措施的起源。农业是天下的根本,也是国家制订统治措施的起源。古代治理国家的人不曾敢轻视疏忽,但是如今当官的不是古代治理国家的人不曾敢轻视疏忽,但是如今当官的不是这样,只是处理公文、办理政务罢了。听见有人说起农业这样,只是处理公文、办理政务罢了。听见有人说起农业之事,就相互笑他说:(这是)低贱的事情。之事,就相互笑他说:(这是)低贱的事情。•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周(人名)穷振乏,家无余财振作•B、吏误收访(人名),访奋击收者收留•C、访(人名)复以舟师造湘城前往•D、访(人名)威风既著,远近悦服愉快C(A应为“赈济”,因为对于“穷乏”当然只能是“赈济”而不是“振作”了;B应为“抓获、扣留、收监”,既然官吏错误地“收访”,若是既然官吏错误地“收访”,若是“收留”,周访不用奋力反抗了“收留”,周访不用奋力反抗了;D选项属于理解选项属于理解不周,应该是“高兴地降服”。不周,应该是“高兴地降服”。)元忠……为相,太后召易之弟岐州刺史昌期,欲以为雍州长(chánɡ)史……太后曰:“……昌期何如?”诸相皆曰:“陛下得人矣。”元忠独曰:“昌期不堪!”太后问其故,元忠曰:“昌期少年,不闲闲吏事,在岐州,户口逃亡且尽。雍州帝京,事任繁剧,不若季昶强干习事。”通“娴”,熟习不闲闲吏事闲:空闲魏元忠作宰相后,武则天征召张易之的弟弟岐州刺史张昌期入朝,想要任命他为雍州长史。武则天问“你们认为张昌期这个人怎么样?”宰相们纷纷回答说:“陛下真正找到合适的人选了。”唯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