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五从高考实践来看,对虚词的考查,主要是要求考生能够根据语境,正确运用连词(含关联词语)、副词和介词,也涉及到助词和助动词。但助词和助动词的考查主要是习惯用法,凭语感就能作答,我们今天就略过不提,只简单讲讲关联词、副词和介词的使用,以及复习的几点方法。虚词,是指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一、关联词语误用关联词语是复句的有机部分。一个复句,用不用关联词语、用哪个关联词语,是单用还是成对地配合着用,用在什么位置,都有一定的规则。关联词语的正确使用是靠语境判断,仔细推断出来的。1、滥用关联词语有一些电视剧本不能采用的原因,是因为它们格调太低,只能迎合少教人的口味。去掉“因为”2、错用关联词语宋朝皇帝只知道吃喝玩乐。为了喜欢踢球,就把一个流氓抬举为太师太尉。尽管工作怎样忙,他还坚持天天记日记。"为了"改为"因为""尽管"是用于让步转折句,"不管"是用于无条件式的条件复句。应把"尽管……还"改为"不管……都"。3、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你只有意识到这一点,就能深刻地了解我们战士的胸怀是多么宽广。"只有"与"才"搭配,去掉"就"4、关联词语位置不当规律:各分句的主语相同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的后面;各分句的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的前面。由于国棉布一厂长期以来不抓革新,总落在国棉二厂后面。产量不是比国棉二厂低,就是质量比国棉二厂差。尽管他行车已三十万公里,却从没有发生过重大事故。主语相同,"他"应放在"尽管"之前分句主语不同,"产量"应放在"不是"之后并列关系“也……也”“又……又”“既……又”“一方面……另一方面”“有的……有的”等;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仅……还……”“不但不……反而……”“连……也……”“尚且(也)……何况”等;选择关系“不是……就是”“要么……要么”“宁愿……不愿”“宁可……不”“与其……不如”“或者……或者”等。从词语搭配的角度辨析,许多关联词语的搭配是固定的。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却”等;假设关系“如果……就(那么)”“倘若(倘使、若)……便(就、那么)”“要是(要不是)……那么”“即使(纵然、就算、哪怕)……也”等;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无论……还……都”“不论(不管)……总(不)”等;因果关系“因为……所以”“由于……因而”“既然……那么”二、介词误用1、不可滥用介词介词在语言组合过程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要做到当用则用,不当用的时候不可滥用。滥用介词不但会使表达罗嗦,而且,有时还会使表达混乱、造成语病。(2)在我们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上,无不闪耀着为党为公的光辉。缺少主语,删除“从…里”缺少主语,删除“在…身上”(5)对于我们学校,由于开展了"学雷锋,创三好"活动,出现了新气象。(1)从这个故事里告诉我们一个真理: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缺少主语,删除“对于”2.不可漏用介词(1)江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会议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应该使用介词的地方而没有使用,就是漏用介词。漏用介词同样会使表意不清,句子不通。前面加上"对于",否则句子的结构和表意都不清楚。(2)这种习性是动物长期求食活动中发展起来的。(3)学生在这次期中考试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看到思想教育工作薄弱所造成的严重影响。应在"动物"之后加上介词'在"应在句首加上"从"3、不可误用介词(1)元月三十日夜,本市普降大雪,对城市交通带来不便。(2)革命的后代,决不能靠借“老子”的光,从优越舒适的小天地里成长。(3)对于金沙江,我曾听人讲过不少优美的故事。(4)如果国家能够多生产一些这类配件,就可以把节省下来的外汇,进口我国暂时还不能生产的仪器。A、该用这个介词而误用了那个介词改为"给"改为"在"改为"关于"改为"用"一般来说,介词不能单独使用,后边必须有完整的介词宾语。(1)新秧歌剧在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参加斗争都有一定贡献。(2)这与鲁迅当时认为文学是改变国民精神的有力武器基本一致。(3)这部电影在塑造周总理的形象所提供的经验是非常宝贵的。B.介词宾语不完整加上"等方面"加上"的观点"加上"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