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目标(一)、学习本文写景与抒情、议论紧密结合的写法。(二)、体会本文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 二、背景提示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的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很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壁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 宋神宗元丰五年( 1082 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水中的鲜鱼,山间的竹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莫大的慰藉。这时,他曾站立在江边赤壁之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了“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 1 、作者简介:苏轼( 1036—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人。北宋伟大文学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诗歌代表作《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词属于豪放派,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散文代表北宋最高成就,代表作《石钟山记》《前赤壁赋》。2 、写作背景:被贬官后的 1082 年。3 、赋:由《诗经》《楚辞》发展而来,介于散文和韵文之间 的一种特殊文体。主要特点:通过铺陈描写景物、表达情感,讲究词采,语言华美。 三、课堂训练(一)、通假字:1 、举酒属客:“属”通“嘱”,劝。2 、冯虚御风:“冯”通“凭”。(二)、古今异义:1 、既望:农历每月十五(希望)2 、冯虚:太空、太虚 (空虚)(三)、一词多义:如 纵一苇之所如:往。 如遗世独立: 好像。 (四)、词类活用:羽1 、羽化而登仙:羽,像长了翅膀一样。(名词作状语)2 、桂棹兮兰桨:桂,用桂树;兰,用兰树。3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舞,使……起舞 。泣,使……哭泣。(五)、古汉语句式: 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后置)(桨)击空明(船)溯流光(省略句) 四、《前赤壁赋》分析1 、秋夜泛舟 借景抒情 ---- 乐 2 、饮酒和歌 触景生情 ---- 悲 ( 怨 慕 泣 诉 )3 人生短促无常 议论(理) ---- 悲4 、陶醉自然 议论(理) ---- 消愁5 、主客解脱 描写 ---- 乐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开头交代游赏的时间“七月既望”、方式是“泛舟”(于是才有后文关于江水、月亮的描写、议论)、地点是“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