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第二节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时期的整体特点及其原因• ( 1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发展时期。• ( 2 )资本主义各国因个性差异,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迅速赶超老牌殖民强国,充分体现了后发优势。1 、特点: 2 、原因• (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重工业逐渐取代轻工业,占据工业领域的主导地位。• (2) 垄断组织的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它使资本主义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盲目性和无计划性,极大的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 • ( 3 )资本主义各国国内阶级矛盾相对缓和,政局相对稳定,工人运动处于积聚力量阶段。( 4 )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暂时处于沉寂阶段,没有大规模的战争发生,国际环境相对较好。( 5 )但资本主义各国各自具体国情有别。因此发展呈现不平衡状态。 二、帝国主义国家的分类及其原因• 1 、按政治标准可分为两类• (1) 民主政治两对健全的国家:英、法、美( 2 )封建残余较浓厚的国家:德、俄、日本2 、按经济标准,可分为三类( 1 )迅速发展:美德两国为典型( 2 )发展相对缓慢:英法两国为典型( 3 )发展较快,但仍相对落后:俄日两国较典型。 年份18701910国家德国英国美国法国133223101614357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 % )对比概括电气时代各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情况: 电气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大大加强,表现在工业比重中的地位变化,美德经济发展速度最快,超过英法后来居上,英法则相对缓慢。 美国不过“ 100 岁”左右,为什么经济发展最快?1 、幅员辽阔,资源丰富2 、西部领土的开发3 、欧亚移民源源而来, 欧洲资本大量涌入4 、内战后政治相对稳定5 、内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7 、垄断对资本主义的调整6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托拉斯帝国主义” 材料 工业革命初期,德国一方面积极引进英国的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努力发展教育,以尽快提高国民文化素质,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国民文化水平普遍提高,文盲率降到欧美最低水平,还培养了一大批象西门子那样的企业家、科学家和工程师于一身的优秀人才,获得了发电机、电车等一系列重大发明。材料 1871 年后国内统一市场的出现,以及凡尔赛合约获得的资金和重要工业基地,为经济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到 1872 年德国全国铁路总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