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与美神 ——走近李清照 作者简介 李清照( 1084~ 约 1151 ):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时著名学者,母亲王氏也是擅长诗文。李清照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是位才华出众的女词人。十八岁嫁给太学士赵明诚为妻。早期生活优裕,夫妻和谐,情趣相投,家庭美满,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公元 1127 年,金人的铁锤砸烂了京都汴京的琼楼玉宛,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高宗赵构仓皇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李清照夫妻二人也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辗转南渡到建康(今南京市)。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被金兵洗劫一空。 公元 1129 年 8 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 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孤身一人的李清照同南渡的难民一样,到处流亡。还曾被人诬陷通敌,险些入狱。再后来,清照随身携带的凝聚了他们夫妻两人毕生心血的十余车金石古玩书画,也在颠沛流离的逃亡途中丧失殆尽。 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始终居无定所,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哀,最后在杭州凄然死去,确切死期竟无人知晓,足见清照晚年之孤独凄凉。终上所述,我们可以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 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内容:怀旧悼亡词风:凄婉哀怨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内容:闺怨离愁词风:清丽柔媚 南渡前南渡后 评价 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有文化、有思想的女人。 作为女人,她处在封建社会的底层;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看得深,追求着许多别人不追求的境界,这就难免有孤独的悲哀。 “ 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与诗人之中的。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的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无数的词人与诗人,写着无数的亲情、闺怨的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 声 声 慢李清照诗词赏析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 声 慢李清照 愁写作背景:这是李清照晚年词作,词人描写在残秋的所见所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