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3回。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 18 世纪中期的一部著名的古典小说,他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的描写 , 揭示了封建制度走向灭亡的历史规律。它以丰富的生活内容,深刻的思想意义和高度的艺术性,达到了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史上的高峰。 《红楼梦》前 80 回为曹雪芹写,后 40 回一般认为是高鹗续写,署名后由《石头记》改为《红楼梦 》。 曹雪芹,清代小说家。名霑,芹圃、芹溪。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内务府“包衣(奴仆)”人。从他曾祖父开始,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的官职。曹雪芹自幼就是在这“秦淮风月”之地的“繁华”环境中长大的。雍正初年,曹頫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罪名被革职下狱,家产抄没。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 《红楼梦》产生于我国18 世纪中叶。当时,中国处在封建社会末期,表面上是“康乾盛世”的繁盛时期,《红楼梦》却透过了了所谓“康乾盛世”的表象,暴露了封建末世统治阶级的腐朽和丑恶,形象地反映了 18 世纪上半期这一历史时代的风貌和特征,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环境指的是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生活环境和时代背景,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前者指地理、气候和自然风物。后者指一定时代条件下的政治经济制度、社会关系、民俗民情、文化氛围等。 贾府是一所大宅子,黛玉走了哪些地方,其行动路线是怎样的?贾府外部——荣国府贾母房中——贾赦房中——贾政房中——再次回到贾母房中。 从黛玉所经过之处,筛选出描写贾府府第规模及仆役较集中的句段。 ⑴ 、第一段:从“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到本段结束。 ⑵ 、第七段:从“出了垂花门”到“早有许多盛装丽服之姬妾丫鬟迎着”。 ⑶ 、第八、九段全部。 ⑷ 、第十二段:从“王夫人忙携黛玉从侯房门由后廊往西”到“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 ⑸ 、第十六段:从“外亦如迎春等例”到“另有五六个洒扫房屋来往使役的小丫鬟”。 院落建筑及其摆设的特点。⑴ 、外观宏伟: ❶ 、地处街市繁华、人烟阜盛之处。 ❷ 、开篇介绍宁、荣二府,作者不忌讳重复,连用多个“大”字。 ❸ 、“敕造”显示了贾家蒙受皇帝恩宠的显赫的高贵的社会地位。⑵ 、布局讲究: 府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