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司马迁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一封回信。书,就是信的意思。任安,字少卿,汉武帝时人。他在任益州刺史时曾给司马迁写信,要司马迁利用在汉武帝身边任职的便利条件(司马迁出狱后,为中书令,是宫廷中的机要官员)“尽推贤进士之义”。司马迁没有立即答复,到任安因戾太子事获罪被判腰斩,司马迁才写了这封著名的回信。 在这封信中,司马迁以无比愤激的心情,述说了因李陵事件而蒙受的奇耻大辱,倾诉了郁积在内心的痛苦和愤懑,披露了封建最高统治者的专断不公。说明了自己“隐忍苟话”的原因,表达了他“就极刑而无愠色”、坚持完成《史记》一书的决心。 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历程,可以用“悲壮”二字来概括。我们要认识司马迁。了解他的曲折丰富的思想感情,了解他的忍辱负重的生命历程,并进而读懂《史记》,读懂中国的历史,《报任安书》是不可不读的。因为这是司马迁用自己的笔蘸着自己的血泪写下的,通过它,我们可以走进司马迁的内心世界。头枪地 伏法受诛暴肌肤 臧获婢妾 圜墙 厥有 囹圄 槛 缧绁强颜 赭 桎梏( qiāng )( zhū )( pù)( zāng bì )( yuán )( jué )( jiàn )( yǔ )( léi xiè ) (qiǎng)(zhě)(gù) 第一部分,先说明任安来信的内容,再就答复迟表示歉意。“推贤进士”是任安要求作者“说情”的婉转说法,“仆非敢如此也”是本段的核心,由此引出自陈己志。 第二部分,主要申述自己遭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 第 1 层,从“仆之先”至“素所自树立使然也”。先说这祖先的不为天子所重,且为世俗所轻,再说自己假如不选择受腐刑,而是“伏法受诛”,在周围人眼里,自己是罪有应得,并不能显示出自己有什么气节。 第 2 层,从“人固有一死”至“殆为此也”。“人固有一死……”承上启下。然后列举不辱、受辱的不同等次,说明自己受到了极辱。接着用比喻、对比来说明人的志气在困辱的境地中会逐渐衰微的,再举王侯将相受辱后不能自杀的例子,用来反复说明“士节”不可以稍加折辱,自己若要死节的话,在受刑之前就应该自杀。 第 3 层,从“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至“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说明自己受辱不死的原因是为了使“文采表于后世”。司马迁进一步表明,他并不顾念家庭,也不缺少“引决”的勇气,但轻轻一死,也就同时断送了为之献身、效命的事业。 自选语段来阅读,体会作者的忧愤情感,然后讨论交流。 第 2 段:作者着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