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安家中学高二语文《兰亭集序》课件 关于序的体裁知识• 序的体裁,有的近似议论文,有的近似记叙文,后代有的还很像是抒情散文。• 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例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 这种序的抒情,也都离不开议论和叙事。 王羲之《兰亭集序》“ 天下第一行书” 阅读课文第一段,思考:• 1 、作者怎样描写“兰亭集会”的盛况?• 2 、面对兰亭盛会,作者的心境如何?思考: 叙 集会盛况时间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地点会稽山阴之兰亭事由修禊事人物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环境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流觞曲水事件一觞一咏信 可 乐 也 3 、在第二自然段中,作者的思绪和心境有了怎样的变迁?思绪:(联想) 人生的际遇和时光的短暂相聚的欢乐心境:感慨“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提出:“死生亦大矣” 抒 人 生 感 慨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死生亦大矣痛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 , 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3 、结尾部分从“临文嗟悼”说到“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反对将生死视同一体的”一死生 , 齐彭殇”的观点,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 作者思想情感思想观点: 死生亦大矣。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情感 乐 痛 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