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之仇——•退避三舍——•一鸣惊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战国后期,战火纷扰、群雄并起。先后盛极一时的七雄中,唯有秦国雄霸一方。秦王为一统天下,发动了对赵国等诸侯六国的讨伐战争。秦王野心,激起了各诸侯国侠士的强烈不满,纷纷伺机刺杀秦王。无名讲述刺杀三刺客的经过,取得了十步于秦王的最高规格。无名抓住机会,飞身刺向秦王。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无名最终放弃了。无名以社稷苍生为由,要求秦王一统中国,结束经年战争和历史恩怨。秦王惊魂未定,无名死于秦兵矢如飞蝗的箭雨之中 。 东 周 东 周 公元前 770 年 ~公元前 476 年 公元前 770 年 ~公元前 476 年 公元前 475 年 ~公元前 221 年 公元前 475 年 ~公元前 221 年 战 国 战 国春 秋春 秋1 、你知道“春秋”、“战国”名字的由来吗?2 、你知道“春秋五霸”吗?“ 春秋”源自鲁国史书《春秋》“ 战国”源自诸侯国连年混战,见于《战国策》。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1. 东方大国,盛产鱼盐;2. 管仲改革,国富兵强;3. “尊王攘夷”,策略正确。齐桓公霸主地位确立的标志:公元前 651 年,召集诸侯“葵丘会盟”。阅读“问鼎中原”,回答一下问题:•1. 楚庄王为什么要向周王室询问九鼎的大小?•2. 晋楚两国争霸中晋国取胜的决定性战役是——•3. 晋楚两国争霸中楚国取胜的决定性战役是—— 晋文公,姬姓,名重耳。初为公子,谦而好学,善交贤能智士。后受迫害离开晋国,游历诸侯。漂泊 19年后终复国,杀怀公而立。文公对内,拔擢贤能;对外,联秦合齐,保宋制郑,尊王攘楚。作三军六卿,勤王事于洛邑、败楚师于城濮,盟诸侯于践土,开创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文治武功,昭明后世,显达千秋,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个称霸的霸主。看 图 说 史看 图 说 史城濮之战二、战国七雄七国是怎样形成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秦孝公即位任用卫鞅为相,实行变法,即“商鞅变法”,大大加速了秦国废除奴隶制的过程,国力提高很快,秦国逐渐发展成为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班固在《汉书 · 地理志》中写道:“故秦地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 (3/10) ,然量其富居什六( 6/10)” 。材料阅读 如果你是当时某一国的谋士,你会为自己的国家献出什么策略?齐 楚 燕 韩 赵 魏秦合纵合纵:: 合众势以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