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6曹刿论战 选自于《左传》25/3/6【教学目标】① 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能准确生动地讲解这个故事。② 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③ 分析和评价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④ 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学习古人克敌制胜的智慧。【教学重点、难点】① 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重点)② 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重点)③ 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难点)25/3/6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①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②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③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如《史记》。25/3/6( 1 ) 曹刿( )( 2 ) 又何间 ( )焉( 3 ) 肉食者鄙( )( 4 ) 弗( )敢加也( 5 ) 小惠未徧( )( 6 ) 小信未孚( )( 7 ) 公与之乘 ( )( 8 ) 战于长勺( )( 9 ) 下视其辙 ( )( 10 )登轼( )而望( 11 )彼竭( )我盈( )( 12 )望其旗靡( )guìjiànbǐf úbiàn读准字音fúchéngsháozhéshìjié yíng mǐ25/3/6 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纠正浯调。 ①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读出反对的意味 ) ②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 读出否定的意味 ) ③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 读出肯定的意味 ) ④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语调应舒缓、深沉,读出议论的语气 ) ⑤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有解说的意味,语调应低缓 )25/3/61 、十年春,齐师伐我。2 、肉食者鄙。3 、又何间焉? 4 、小惠未徧 。5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6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7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8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9 、既克,公问其故。10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11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军队;攻打 指居高位、得厚禄的人;鄙陋,在文中指目光短浅。参与徧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