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徐新玲借助工具书和古文知识积累,反复诵读,读准多音字。初步体会课文大意,理清故事情节,体会唐雎有胆有识,不畏强暴的勇士形象。学习文章通过对话突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人物形象课文翻译课文朗读内容分析文学常识文言字词【 】【 】【 】【 】【 】【 】【 】课文结构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又名《国策》、《国事》。其叙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终于六国灭亡,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的状况和社会面貌。《唐雎不辱使命》是一篇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的佳作。它流传甚广,差不多称得上“家传户诵”,文艺性很强,直接可当作文学散文甚或小说来读。 公元前 230 年和前 225 年,靠近秦国的韩国、魏国相继被秦国所灭,其余山东六国中的赵、燕、齐、楚,在连年不断的战争中,早已被秦国日削月割,奄奄待毙了,又过了几年,秦就统一了天下。安陵国是魏国的附庸小国。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国想用诈骗手段吞并安陵,于是安陵君就派唐雎到秦国谈判。唐雎 怫然 韩傀 免冠徒跣缟素 庸夫 色挠 以头抢地 jū fúguī xi năg o yōngănáo qiāng 1. 不辱使命2. 秦王使人3. 仓鹰击于殿上4. 受地于先王5. 请广于君6. 使唐雎使于秦出使派在从给到、往7. 虽然,受地于先王 8. 秦王怫然怒9. 以头抢地耳 10. 以五十时之地而存者11. 徒以有先生也 12. 以君为长者这样······ 的样子用凭因为把分小组讨论翻译、质疑并释疑。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打算用五百里的土地换取安陵,希望安陵君能答应我!”安陵君说:“承蒙大王给予好处,拿大块土地来换取小的,那很好;虽然这样,可我从先人手里继承了这块土地,愿意始终守住它,不敢拿它交换。”秦王不高兴,安陵君因而派唐雎出使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五百里的土地来换取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为什么呢?再说,秦国灭掉了韩国和魏国,而安陵君凭着五十里的地方能保存下来,是因为安陵君是个年高德劭的人,所以我不想打他的主意。如今我拿十倍的土地(来交换安陵)扩大他的领土,可安陵君却违抗我,(这)岂不是小看我吗?”唐雎答道:“不,不是像您说的这样!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并且守住它,即使拿一千里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