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者作者词语词语理解理解退出退出揣摩揣摩学习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学习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情。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学习准确的形容,准确地表述学习准确的形容,准确地表述动作。动作。小结小结第一课时• 1. 了解作者• 2. 识记字词• 3. 理清层次 鲁迅 (1881 -- 1936) ,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 注意下列词语的字音和字形:záoqíshuàichánmìshāisùyuāndǐngtìtǎngshānbósuǐtuìcuánkuīshuòliǎn听课文朗读,讨论理解:根据标题分析,文章以什么为写作顺序?内容可分哪两部分?文章哪几节文字写百草园?哪几节文字写三味书屋?( 1 -8 )( 10 -24 )( 9)1. 分析百草园和三味书屋2. 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3. 锻炼学生的复述能力复习提问:注意下列词语的字音和字形:záoqíshuàichánmìshāisùyuāndǐngtìtǎngshānbósuǐtuìcuánkuīshuòliǎn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作者更喜欢哪一个?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为什么?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第九节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百草园的景物美女蛇故事雪地捕鸟三味书屋环境“ 先生 ,‘ 怪哉’这虫 , 是怎么一回事?”读到这里 , 他总是微笑起来 , 而且将头仰起 , 摇着 ,向后面拗过去…… 寿镜吾老先生自二十岁考取秀才后,不再参加考试,远离仕途,自甘淡泊,子承父业坐馆教书达六十年之久。他谙熟四书五经,博学正直,具有反清爱国思想。在封建社会中他还是比较开明的,为人方正、质朴,对学生和蔼,对童年的鲁迅十分关心。他是鲁迅的启蒙老师,鲁迅对他一直很恭敬。鲁迅成年后,师生之间常有书信往来,鲁迅每次回家也都前去看望先生。 结构上的作用: 第一句 “不知道”三 个字,表明了去三味书屋是被迫的。第二句三个“也许”,猜测原因,推断去三味书屋是一种惩罚,预示了三味书屋的生活让人反感。最后三句直接抒发了对百草园的难分难舍的感情。因此,第九节表达了“我”对百草园的依恋和对三味书屋的反感之情。 。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表情达意的作用: 文章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的生活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1 -8 )( 10 -24 )( 9)景物有声有色,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