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囚绿记一二三四一、字音字形 1.识记生难字 瞥.见( ) 移徙.( ) 揠.苗助长( ) xùn( )菌 hé( )辙 猗.郁( ) xī( )沥.( ) 2.读准多音字 (1)折.叠: 其他读音: 组词: 其他读音: 组词: (2)囚系.: 其他读音: 组词: piē xǐ yà 蕈 涸 yī 淅 lì zhé zhē 折腾 shé 折本 xì jì 系鞋带 一二三四二、重要词语 1.了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慰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急不暇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移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用把苗往上拔的办法来帮助它生长。多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 6.抑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猗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了简单。 使人心情安适。 着急得没有时间选择。 移动;迁移。 揠苗助长 心有怨愤,不能诉说而烦闷。 充满生气的样子。 一二三四三、作家作品 陆蠡(1908—1942),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原名陆圣泉,浙江天台人。散文集有《海星》《竹刀》《囚绿记》等。其作品文笔凝练、质朴,蕴藉而秀美。 一二三四四、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抗战前期“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陆蠡当时正在沦为孤岛的上海,他怀念一年前在北平时所住公寓窗外的一株常春藤。作者喜欢绿色,留恋绿色,便将常春藤从窗外牵进房间囚系住它,引为绿友,并发现常春藤有一种决不改变的品性,“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永不屈服于黑暗”。“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作者联想到祖国山河的沦落,体味到虽被囚系却固执地朝着窗外阳光生长的常春藤,便是我们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的象征。这常春藤包含着作者对民族光明前景的信心,对破坏和毁灭生命的侵略者的痛恨,同时,也象征了作者向往光明、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高尚品格。 1.文章自始至终紧扣一个“绿”字,赏绿、囚绿、释绿、思绿这一过程与作者的感情有什么联系呢? 点拨:文章曲折有致地表现了作者爱绿色生命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赏绿、囚绿、释绿、思绿,作者的感情步步深化,一浪又一浪地把爱绿色生命的心潮向前推进。作者的每一个意念与行动都体现着他对绿的爱。 2.由常春藤被囚前后的生态变化,你会产生什么感想? 点拨:爱自由是生命与生俱来的天性,应该让生命在自然中生长;人为的约束会使生命力萎缩;爱有时也会带来伤害;真爱是欣赏而非占有。 3.核心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