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 学习从材料中引出论点、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2. 学习语言表达的严密性。 3. 领会本课作者论述的“既要努力读书,又要关心政治”的道理。知识与技能 理解本文所表达的观点 , 体会文章由言论引出论点 , 进而层层深入阐述最后归纳总结突出论点的写法 . 过程与方法 从对联引出文章 , 反复诵读 , 揣摩作者表达的观点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认识努力读书与关心政治必须紧密结合 , 学习作者事事关心的精神 . 教学重点:同上 教学难点:涉及有关东林党和事迹。导语: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我们读书人要 不要关心国家大事呢? 今天我们学习议论文单元的第一篇文章--《事事关心》“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后齐读并提问:这副对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引用、对偶 ( 双关、排比、顶真 )( 能答出前两种即可,“双关”在下面的分析中有所提示,在此不必强求;后两种修辞不说也罢,如能说出,更好。 ) 1 、掌握下列生字:撰 zhuàn 写 颇 pō 天籁 lài 功名利禄 lù颢 hào 嫡 dí 亲 衣钵 bō 不可思议 yì 2 、积累下列词语:① 天籁齐鸣 ②功名利禄 ③衣钵④ 不可思议 ⑤正宗嫡传 ⑥恢复⑦ 撰写 ⑧抱负 ⑨限制 ⑩透彻3 、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简介: 马南邨:原名邓拓、邓子健、邓云特。 1912年出生在福建闽侯一个旧知识分子家庭。他从小就酷爱文学艺术。 1961 年应《北京晚报》的要求,开设了《燕山夜话》专栏,以马南邨为笔名。 《燕山夜话》包括一百五十多篇文章。由于林彪、江青等人出于整垮北京市委达到乱中夺权的目的。《燕山夜话》变成了“反党黑文”邓拓因此含冤自尽。成为“四人帮” 1966 年大兴文字狱的第一个牺牲者。 本文选自《燕山夜话》。 《燕山夜话》是时任北京市委文教书记的邓拓同志(笔名马南邨)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发表的一系列杂文的汇集。《燕山夜话》涉及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不同层面,表达了作者的独立思考,针对性很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本文针对当时青年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努力读书”与“关心政治”的关系,阐明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 4 、感知内容: 议论文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这类文章或从正面提出某种见解、主张,或是驳斥别人的错误观点。新闻报刊中的评论、杂文或日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