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八年级历史上册 2.10 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误区预警素材 北师大版 素材VIP免费

八年级历史上册 2.10 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误区预警素材 北师大版 素材八年级历史上册 2.10 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误区预警素材 北师大版 素材
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误区预警科举制,隋朝创立,唐朝时得到进一步发展并完善。它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人才选拔的手段,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了大批人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但到了明朝,科举考试盛行八股文,选拔出来的多数是皇帝的忠实奴仆,而大量真正的人才却被埋没了,科举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到清朝末年,科举制成了社会发展的阻碍。随着封建制度走向衰败,科举制度也走到了尽头。 1905 年,清政府不得不宣布将它废除。01不能全面把握科举制的发展历史。误区明清时期的教育制度与考试制度到了近代( )A .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B .推动了科学技术和思想的发展C .为读书人的成才提供了捷径D .越来越不适应近代中国的需要典例警示D误区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清末民初的教育制度与考试制度的掌握。明清时期的教育以四书五经为教学内容,以八股取士的办法选拔人才,以读书做官为教育目的,读书人只攻读四书五经,不讲求实际学问,因此既不利于个人成才,也不利于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缺乏生命力。因此,答案应是 D 项。答案: D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八年级历史上册 2.10 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误区预警素材 北师大版 素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