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中学教师说课比赛 课题:《琵琶行》 说课人:语文组 吴秀山一、说教材 《琵琶行》选自第三册第四单元,本单元精选了唐以来的古诗词,让学生了解古典诗词格律常识,欣赏诗词曲的语言美、音韵美、意境美,从而提升学生对古诗审美水平。 说教材 《琵琶行》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叙事长诗,是我国音乐描写诗中的“千古绝唱”,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表达技巧。 本诗是高中文言文教学的重点课文,通过本诗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教学目标的分析 本课重点在于对叙事抒情的手法和音乐描写技巧的鉴赏。 认知基础: 学生在初中和高一前半学期的学习基础上已有初步的文言知识积累 ,能大致把握诗歌语言和思想。 心理特征:学生能通过课文感受并同情白居易及琵琶女的悲惨遭遇。 知识目标: 1 、欣赏并学习诗人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叙事抒情的表现手法 。 2 、增加诗歌语言的积累。 能力目标: 培养文学辨析思维 情感目标: 理解诗人和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伤,同情诗人因正直而备受迫害的遭遇。课文的重点:1 、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对琵琶音乐的描写。2 、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抒情手法。重点突破: 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分析和讨论交流,体会诗人融注于所叙事件中的感情。难点:1 、对琵琶声精彩描写的鉴赏学习。教法设计 根据佐藤正夫的教学理论,采用提示型教学法和共同解决型教学法。学法设计:比较探究法说教法: 新课标改革的目的之一在于变学生机械接受灌输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式学习。 一思一得,诗歌的理解感悟最终还是要靠学生自己,所以本课堂教学主要还是着重于设计问题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说教法: 如何让学生理解诗人出色的音乐描写和 “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伤,及是重点解决的问题。 根据夸美纽斯的直观教学原理,我借助多媒体让学生从《八面埋伏》的琵琶声中感受琵琶音乐,播放诗歌朗诵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情感,播放音图并茂的歌曲让学生模仿写作等方式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加深理解诗文。 学法指导: 根据叶希波夫的“自主型学习方法”理论,比较探究式学习自方式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比较分析的思维习惯。说教学设计:创设情景,整体感知自主思考,交流探究归纳小结,深化理解赏乐仿写,应用提高琵琶行弹奏朗诵教学评价 1 、教学目...